下大力气造就新型农民———四论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6年3月3日 08:42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和基本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下大力气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技术、有道德的一代新型农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省农民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农民中人才辈出,种粮能手、农业科技“土专家”、农业经纪人、农民企业家……大显身手,各领风骚。但应当看到,由于历史原因,农民中还存在着观念保守、科学文化素养低、缺乏致富本领等问题。这些现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还有不小差距。
造就新型农民,是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的需要。只有用先进文化武装农民,使他们掌握先进技术,学会现代管理方法,具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法制观念,普遍提高综合素质,农业现代化及工业化、城镇化才能获得坚实的支撑,新农村的建设才能具备强大的动力。
造就新型农民,是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及先进生产关系的需要。只有用先进文化培养农民,增进其科学精神,培养其文明素质,提高其民主法治观念,广大农村才能真正告别封建愚昧文化侵扰,才能真正树立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新风尚,才能推动乡村管理步入法制化、民主化轨道。
可以说,农民“新”则农业兴,农民文明进步则农村文明进步。
造就新型农民,需要我们全面规划,综合实施。要以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农民的现代文明素质;要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为培养新型农民奠定坚实基础;要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岗就业能力;要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增强农村人口基本素质;要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要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提供基本社会保障;要加强农民思想文化教育,积极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
要选好“抓手”有效推进。要结合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件实事”的落实、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来实施;要结合巩固“普九”逐步免除学杂费等工程来实施;要结合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来实施;要结合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来实施;要结合弘扬“红旗渠精神”等我省农民固有的创业精神来实施。
随着越来越多新型农民的涌现,我省农村大地必将呈现出乡风文明、昂扬向上、蒸蒸日上的新局面;7000万河南农民,必将以崭新的姿态,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