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重心向农村转移 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占总支出的21.4%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6年3月8日 09:19
“要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这是一个重大转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话,表明中国投资重心发生了历史性的转移。
投资方向历来是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内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增长幅度达到14.2%,高出中央财政总收入、总支出的增长水平,占中央财政总支出量的21.4%。
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城市而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协调不仅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村生活的提高,也明显制约着国内市场的扩大。
“农村发展的滞后和农村收入增长的缓慢已成为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大瓶颈,投资重心向农村转移后,将直接拉动农村消费,开拓农村市场,进而带动农村经济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萧灼基说。
“投资重心向农村转移,还可以利用和消化当前部分行业过剩生产能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说,“当城市道路、水电、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通过多年的国债投入、财政收入已基本成熟和完善时,投资方向也正好应转移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投入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建设方面的资金约为293亿元,尚不足国家财政收入的1%。与之相对照,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万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达2万多亿元,在一些领域中甚至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上述情况与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相比,显然很不相称。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有关专家测算,全国农村要完成通路、通水、通气(燃料)、通电、通讯、通广播电视、改厕所、改厨房、改圈舍、改校舍、改卫生所、建公共活动场所、建集中垃圾处理站等13项工程,投资资金缺口约为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