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薄熙来点评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中国
文章来源:河南区域合作学会    添加人:xj    添加时间:2005年3月22日 08:36
    从1979年到2004年,中国的GDP由1400亿美元增长到16000亿美元,人均GDP从181美元增长到1200美元,对外贸易额由200亿美元,增长到110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3月21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引用联合国贸发会议原秘 
书长鲁本斯·里库佩罗的话说,中国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过程,成为近十年来最令人瞩目、最引人入胜的经济发展进程。 

    中国经济发展改善了世界人民的福祉 

    (数字)目前中国的GDP不到世界的4%,但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达到了10%以上,对外贸易不到世界的6%,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却达到了12%左右。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第三大汽车消费国,第一大手机用户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固定电话网,移动通信网和第二大公用互联网。从2004年开始,中国每年还要进口近600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14年来,中国外商投资利润汇出额已达2200多亿美元。 

    (点评)薄熙来:中国的发展和许多国家相比,具有开放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已经日益显现出来。正如联合国贸发会议所言,中国已成为除美国之外,世界经济的另一个火车头。 

    从供给来看,中国质优价廉的产品减少了进口国的支出,提高了消费水平,极大的增进了各国消费者的福利,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经济顾问泰森女士曾经指出,自1997年以来,随着主要来自中国的更为低廉的商品进入美国的市场,美国消费者每年至少可以节约数百亿美元的支出。 

    从需求来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三年来,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从2004年开始,中国每年还要进口近600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中国日渐增长的市场,将为其他国家创造更多的生产和就业机会。 

    从投资来看,14年间2000多亿美元的外商投资利润汇出额表明,中国的发展过程也是外资参与和分享利润的过程,跨国公司在中国拓展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中国的发展优化了世界经济格局 

    (数字)20多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速比世界高6个百分点,占世界比重由1978年的2.4%,提高到2003年的3.9%。中国经济的发展,从整体上扩大了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2002年,发展中国家占世界GDP的比重达到了18%。近五年来,拉动亚太地区保持6%以上的增长速度。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累计吸引了70%集中在制造业、数额达560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 

    (点评)薄熙来:中国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发达国家获益,也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中国的发展还增强了亚太地区的经济互补性,激发了经济增长的活力,使这一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增长期。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五年后,将初步建成一个拥有17亿人口,2万亿美元GDP的自由贸易区,有望成为继北美、欧盟自由贸易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届时将会成为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中国通过扩大开放,为全球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拓展了空间。中国70%以上外商投资集中在制造业,说明中国正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吸纳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加工制造环节。由于中国处在国际分工链条的低端,处在低附加值的制造环节,在客观上推动了其他国家向更高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升级。 

    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数字)截至目前,中国累计吸引外资5600多亿美元,如果考虑外商投资企业的终止运营、资产折旧和撤资等因素,2003年底,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存量2600多亿美元,相当于当年GDP的18%左右,低于27%的世界平均水平。此外,中国人均吸引外资160多美元,仅为世界平均水平1100美元的14%。 

    (点评)薄熙来:中国经济在过去20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们现在所取得的这些成绩还是阶段性的,十分有限。2004年我国达到了吸引外资的高峰,为606亿美元,但其与固定资产投资比仅为8.5%,低于全球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平均水平。在贸易方面,虽然我们的总量很大,但是半数以上是加工贸易,它和世界通常谈论的普通贸易、货物贸易有很大的区别。可见,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