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国家开发银行“橄榄枝”再次伸向河南100亿元贷款支持
文章来源:河南区域合作学会    添加人:xj    添加时间:2004年6月11日 08:35
    6月9日上午,省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占朝和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行长戎耿在合作协议上正式签字。这标志着从今年到2006年,我省高速公路项目将能得到国家开发银行100亿元的贷款融资。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克崮、副省长李新民出席签字仪式。
  刘克崮在致辞中表示,河南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交通事业,对河南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开发银行与河南省在交通建设方面的合作已有良好基础,双方合作正在向深层次、全方位发展。
  李新民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增强信用意识,加强信用建设,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争取更多的金融资金,为我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实现中原崛起奠定基础。
  根据协议,国家开发银行将依托自身的国家级信用优势、优良的业绩支持和全面的信用建设服务等竞争优势,支持省高速公路发展公司的业务发展和项目建设。根据信用评审结果,在2004年至2006年期间,在国家批准的信贷规模内,向其提供开发性金融合作额度100亿元,所筹集资金主要用于阿深高速、上海至西安西部大通道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我省“米”字形高速公路网的建设。

  6月9日下午,国家开发银行与周口市政府在郑州召开“三农”试点工作座谈会。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克崮、副省长吕德彬出席会议。
  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与周口市政府联合进行的“三农”综合试点工作,是国家开发银行在全国开展的首批“三农”试点项目之一,也是我省第一个试点项目。
  座谈会上,双方认为,只有建立有效的农村投融资体制,实现资金流动的良性循环,才能有效解决农民收入、农村市场消费、劳动力转移等问题。刘克崮表示,国家开发银行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政府信用与农民连接起来,帮助试点完成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社会发展的目标。
  会后,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与周口市有关部门分别签订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周口市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借款合同及“三农”项目借款合同、联合贷款合作协议等协议合同。
  根据协议,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在获得周口市政府信用支持的前提下,全面支持周口市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及政府关注的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领域,以信用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其中,首批贷款5000万元支持的试点包括金丝猴企业基地建设和海燕技校两个项目,项目完成后将带动1.2亿元的整体资金投入,可提高数百户农民收入,每年通过培训可使1万名农民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②10
新闻小资料
  国家开发银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已累计向我省230家企业、220个项目发放贷款970多亿元。
  其中,对我省公路行业贷款206.13亿元,支持建设了驻信、郑少等10多条高速公路项目和其他公路项目,已建成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82公里,占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的41%。
  截至去年底,对周口市已累计发放贷款25.28亿元,贷款项目9个,贷款企业8个,涉及电力、公路、粮食加工等7个领域。2003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总行批准在周口市开展“三农”综合试点项目。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