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徐光春在全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讨会上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6年6月12日 09:12
    6月8日,全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讨会在郑州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出席研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徐光春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践胡锦涛总书记对河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实现中原崛起伟大进程。
  省政协主席王全书,省委常委、秘书长李柏拴,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以祥,副省长史济春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是由省委决定召开,省委政研室和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
  研讨会上,部分专家学者与部分市、县(市)、企业的负责同志,结合工作实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徐光春发表重要讲话,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我省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重点和要求。
  第一,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一五”目标和中原崛起的高度,充分认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意义。徐光春指出,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十一五”和今后一个时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去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河南视察指导工作时,明确要求河南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走在中部地区前列。最近,中央明确提出要把中部地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这是党中央和胡总书记从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中部崛起的大局出发给我们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和要求,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建设经济强省的必由之路。我省是经济大省,但远不是经济强省,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不仅要求发展快、总量大,而且要求结构优、素质高、效益好、后劲足。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把经济增长转移到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才能催生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产业层次,优化经济结构;才能不断优化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投入产出率;才能在保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区域竞争能力,从而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本质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以不断降低经济发展对投资拉动的过度依赖,腾出更多的财力、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社会事业发展中去;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加有效财力和社会财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为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保障,有效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我省是个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工业大省,能源原材料工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60%左右。一方面这种经济结构短期内很难改变,另一方面资源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及时培育和发展新兴接续产业,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保护我们长远发展的血脉,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人与自然相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只有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从“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扩张的增长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的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才能保护好脆弱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的承载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有机统一,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第二,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徐光春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既面临着资源和环境形势更加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科技大发展、产业大转移的难得机遇。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原崛起全局,转变经济增长观念,以调整经济结构为重要途径,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关键环节,以集约发展为主攻方向,以改革体制机制为根本保障,把经济增长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适合河南省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首先,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我省已跻身新兴工业大省行列,但三次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二、三产业比重不够高,工业中现代制造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服务业中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必须按照“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总体思路,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其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还没有取得大规模的突破,主要是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始终没有形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动力源泉。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始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务求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突破,努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形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良性机制。
  其三,集约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改变“散、小、弱”的粗放增长状况,立足省情,突出特色,走规模化、集中化、高效化的集约发展之路,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势行业、优势地区和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提高经济的竞争力;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要大力发展集群经济,培育一批配套能力强、聚集效应明显,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要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和品牌经济,走以规模创品牌、以品牌带规模的发展之路。
  其四,改革体制机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保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体制机制改革往往是正相关的,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突破,哪里就有新局面。我们要在改革上下真功夫、实功夫、硬功夫,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有限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显著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使软实力尽快“硬”起来;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发挥好开放的“倒逼”作用,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第三,加强引导,营造环境,扎扎实实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工作。徐光春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要深入研究,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相互配合,形成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合力。一要加强规划引导。要研究制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抓住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研究制定好专门规划,发挥好规划的指南针和风向标作用。二要搞好试点示范。要积极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引导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扩大循环经济试点,建立资源循环利用机制,推动循环经济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实现突破。三要完善评价和考核体系。要建立和完善比较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把精力放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四要制定促进政策。要根据我省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现状,研究制定科学的、操作性强的促进政策,完善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明确重点支持什么,放开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五要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地方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违法违规开采、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杜绝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行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切实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好驾、护好航。六要营造社会氛围。要大力宣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对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意义,宣传各行各业涌现的先进典型、采取的先进做法和创造的先进经验,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国策,形成崇尚节约的社会风气,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良好环境。
  徐光春最后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我省经济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只要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突破,加快实现中原崛起的进程。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