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雨花经济开发区:沿江现代化生态工业区
文章来源:河南区域合作学会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6年9月21日 11:23
    作为南京主城区唯一的开发区——省级南京雨花经济开发区,在仅有的8.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短短5年时间,总投资达到了230亿元,平均单体项目投资规模超过4亿元,实现了每亩土地每年税收超过20万元的产出效益。该区于今年4月份正式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再一次将雨花经济开发区推上了一个战略新高地。 

    如今,雨花经济开发区正以优越区位、优美环境、优质服务及优势产业,招揽八方投资商,坚持“以人为本,以商为重”的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先进工业化为先导,大踏步地推进着雨花城市化建设进程。 

    天堑变通途:优越区位引来八方凤凰 

    雨花经济开发区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既有“黄金水道”长江相伴,江宽水深,万吨海轮任游其中;又有江滩平原相接,物华天宝,雨花千秋大业承载其间,更有“半落青天外”的三山相连,道宽路畅,雨花“两化齐飞”的大计指日可待。 

    现如今,长江三桥,飞架南北;绕城高速,环绕全区;禄口机场,近在咫尺。“南京河西新城第一路”江东南路和横贯雨花经济开发区的龙藏大道一脉相承,使河西新城与雨花经济开发区紧密连接,全面出新的205国道更加舒畅了雨花经济开发区通往南京主城的翅膀。近期,京沪高铁、滨江大道也即将贯通,一个龙腾,一个虎跃,让雨花经济开发区放射放大;规划建设中的南京地铁二号线东延,将把雨花经济开发区和主城区拉得更近,使雨花经济开发区和主城区融为一体。 

    “九龙交汇”是雨花开发区交通优势的另一个缩影。九条重要国道、省道的交通节点,形成了雨花经济开发区全方位、立体化、高效率的交通运输网络,进发出省级雨花经济开发区的活力,板桥河横贯其间,更增加了省级雨花经济开发区的“灵气”,10.7公里的长江深水岸线构勒出“滨江生态型先进制造业经济带”。滚滚长江水更增加了省级雨花经济开发区的“财气”。 

    此外,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是该区“人造”的区位优势。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共投入十多亿元完善了园区一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道路建设投入5.8亿元,高标准建成““五纵四横”9条,约20公里道路。供水、供热、供电等建设也已全面到位,全面完善了入园企业进场施工的硬环境。目前,开发区的二期规划也已得到市政府的正式批准。接下来,开发区计划今年内还将投入3亿元,用于二期范围内基本道路框架的全面拉开和一期范围内附属道路的完善。江小路东延、桂花鸭厂路、中兴路南延北进等一系列道路工程已经陆续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前大部分道路将建成通车。道路环境改造是开发区建设的首要因素,公共蒸础设施的完善则是树立开发区形象的重要支撑。 

    天堑变商途:优势产业释放集聚效应 

    省级雨花经济开发区坚持“以人为本,以商为重”的管理理念,紧扣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思想,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生态特色与产业资源,全力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滨江生态型工业新城”。 
该开发区通过加速产业聚集,进一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快一期、二期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依托电子、冶金、能源等产业及其延伸业的聚集辐射效应,按照“发展优势产业”的要求,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利用少、产出效益高的新型产业,着力引进一批支撑性、骨干性、基地型项目,做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一步整合、优化长江岸线资源,依托三桥、长江和综合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航运服务业,加快建设开发区物流园区;以先进制造业、冶金、能源、电子等特色产业为支撑,依托宝钢梅山扩能、华润扩建、十四所建成投产来大力发展以钢铁研发、物流、电子信息等为重点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整合红太阳等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区域物流产业,大力推进开发区物流业建设,形成具有开发区特色的产业聚集区;同时,将主动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需要,积极发展商贸业等,进一步优化区域商业发展布局,集中建成一个核心商业区,形成区域特色产业聚集式发展新格局。 

    目前,雨花开发区正进一步实施“南延北进”计划,打算用不到5年的时间,到“十一五”后期,完成28平方公里范围内全部规划实施。预计,到“十一五”末,开发区经济实力将进一步增强,经济总量将占整个雨花台区的70%以上,每年固定资产投入1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届时扬子江畔将诞生一个活力进发、魅力无穷的“现代化滨江生态工业新城”,雨花经济开发区将真正成为南京市的“经济增长极”、华东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制造生产基地、电子信息研发生产基地和’现代服务中心”。 

    天堑变前途:优化布局统领集约开发 

    雨花经济开发区地处中国沿长江开发经济带,是“长三角”重要的工业新区,南京伸往苏南、苏北、皖东、皖北的重要经济连接带,经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产业规划和布局也是依托南京市主导产业而定位。如何将雨花经济开发区建成为南京市重要的“现代制造生产基地、电子信息研发生产基地和现代服务中心”以及“生态型现代化滨江工业新城”是与南京产业发展规划息息相关的,整个开发区具体规划计划为:一期规划面积27.6平方公里。北起秦准新河,南至梅山,东起宁芜铁路,西至长江。总体规划和一期、二期控规已经市政府批准。重点建设三大园区: 

    现代加工制造区——建造电子信息、能源冶金、家电制造、机械加工四大产业基地。目前,该区域内已建成苏源热电、宝钢梅山钢铁等大型基础材料和工业基地,为入园项目提供充足的电力和钢材,是开发区重点发展区。随着中电十四所、爱普莱斯家电生产基地的陆续建成投产,在凤集大道两侧及大胜关地段,将分别形成IT产业集群及家电制造产业集群。 

    现代工业物流园区——南京是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的物流中枢。开发区顺应市场需要,依托长江三桥,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引进了红太阳工业原料城、明发物流基地等以信息技术为平台,集“产品展示、生产、配送、多式联运、现代仓储”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性物流企业。 

    入居森林区——结合“绿色南京”规划,开发区坚持“崇尚自然,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在三桥连接线以东,规划了5000亩原生态湿地,建设以旅游度假、休闲娱乐、高档居住为主题的城市生态公园。 

    雨花开发区正积极响应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认真落实雨花台区生产力布局规划,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逐步在雨花经济开发区形成以电子信息、能源冶金、家电制造、机械加工、现代工业物流五大产业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实现经济结构逐步向生态型、集约型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向税源经济转变,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内涵。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