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召开的2013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地方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改革任务承担部门工作推进协调会受到关注。对此,中原证券研究所所长袁绪亚(财苑)在做客《证券时报》财苑社区时指出,此次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投资机会很多,重点关注政府采购和信息消费带来的市场机会,而下半年的政策和改革方向将主要在稳增长的预调和微调方面。
对于24日国务院出台的“部分小微企暂免收营业税增值税”这个政策,袁绪亚认为,税收减免对中小微企业的盈利压力是一种更为直接的释放,是让中小微轻装上阵,参与稳定经济和增强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而从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小微企业大多居于服务和科技创新领域,支持和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也是实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振兴新经济的应有之义。保增长的重要力量在投资和刺激消费,但因中小微企业在税收贡献、就业能力及吸引投资等方面有较大的潜力和持续性,因此
在投资和消费政策下辅之以释放中小微企业的活力,也是稳定增长的客观要求
贷款利率市场化也算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里程碑,何时才会让存款利率市场化?实现后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对于财苑网友们提出的这个问题,袁绪亚表示,对于中央银行推出的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的举措,这是中国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改革迈出的关键一步,显示了新领导层的改革决心,但利率市场化最关键的一环,即取消存款利率管制,这次并未涉及。由于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市场 退出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一旦放开,将会急剧减缩银行的利差盈利空间,尤其对一些议价能力不强的中小型银行造成巨大冲击,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
预计存款利率放开的政策在短期内不会推出,此次贷款利率放开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完全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仍需等待
取消和下放215项行政审批、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铁路货运改革成效初显、营改增试点将全国推开……不禁让大家都关心接下来仍会有什么样的新政, 袁绪亚指出,下半年的政策和改革方向还是在稳增长的预调和微调方面,包括:国家将着力推进改革创新,激发投资潜在活力,提高投资效益,促进投资平稳健康增长
。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出台经修订的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 最大限度地取消和下放核准权限; 继续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督促地方、部门推出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的重大项目;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大力发展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公用事业等领域;建立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
至于经济体制改革对哪些行业会有长期利好,袁绪亚指出,主要还是围绕投资和消费方面,也包括上游资源品价格改革等,比较关注政府采购和信息消费带来的市场机会,
包括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城市信息化、园林绿化、水电煤气等 。生态环境:生活垃圾、空气净化、电子垃圾、污水处理等 。文化传媒:报纸、期刊、影视、网络等 。教育:校车、民办教育、教育信息化等 。医疗:民办医院、医疗信息化等。
同时经济体制改革对一些传统产业造成直接、明显的冲击,经济体制改革本来的用意是直接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但因稳增长要求更迫切,只好出台与稳增长相适应的改革措施,如鼓励各种投资的措施等。但终究改革会走上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服务,这必将会冲击传统相关产业,如钢铁、电解铝等。
以上内容均来自于《证券时报》财苑社区,更多精彩请点击访谈链接:http://cy.stcn.com/talk/view/id-375参与互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