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产业助推中原经济区工业腾飞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起步之年,为了加快推进我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省委、省政府把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举措”之一,提出要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扩大转型升级项目为抓手,着力培育、壮大、扩大优质产品。
刘世伟介绍,以上计划,具体来说就是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建材等6大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化工、有色、钢铁、纺织服装等4大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4个先导产业,着力培育一批超百亿、上千亿产业集群,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这将对加快我省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助推中原经济区腾飞具有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高成长性企业
“高成长性企业方面,我们拟重点推动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建材等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千亿元产业集群”,刘世伟说,力争2011年这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1万亿元,2012年超过4万亿元,两年新增1.6万亿元。
汽车产业:将以建设中西部重要的汽车制造中心为目标,以打造郑州百万辆汽车基地和郑汴百亿元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为重点,实施宇通2万辆客车扩产和5000辆客车专用车新建项目、日产第二工厂一期工程等30个重点项目,建设焦作、许昌、南阳、鹤壁等一批特色零部件产业园区。
电子信息产业:打造郑州核心增长极,加快郑州手机整机及零组件生产项目建设,争取富士康在郑州建立研发中心、内销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中心,构建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装备制造产业:围绕“两谷一基地”,培育20个特色产业集聚区,打造冶金矿山大型成套装备、工程机械和现代农业装备等8条优势产业链,省级抓好50个重点项目和50家重点企业,2011年、2012年洛阳动力谷、中原电气谷分别建成千亿元产业集群。建设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和郑州、新乡、南阳、安阳、焦作、开封、济源装备产业集群。
食品工业:以打造万亿产业为目标,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沿京广食品产业带,做强面制品、肉制品、饮料酒3个千亿产业,打造10个百亿特色产业集聚区(园区),积极引进中粮、华润、卡夫等国内外龙头企业建设生产基地。
轻工业:着力打造家用电器、家具厨卫、皮革皮具、包装印刷、塑料制品等五个超500亿元产业。省级重点实施30个项目,以郑州、新乡、民权家用电器产业集群为重点,建设中部地区空调制冷及小家电生产基地;以长葛、新安、焦作等卫生洁具产业集群为重点,打造中部卫生洁具制造中心。
建材工业:着力打造安阳、鹤壁、南阳、信阳、洛阳等5大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力争2011年建筑陶瓷新增40条生产线,实现产能1.6亿平方米,力争2年内打造成我国北方地区建筑陶瓷重要生产基地。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方面,以化工、有色、钢铁、纺织服装为重点,力争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3万亿元,2012年超过1.5万亿元,两年新增4500亿元”,刘世伟说,传统优势产业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
化工产业:煤化工方面,依托永城、义马、驻马店、濮阳、获嘉、襄城等6大煤化工产业聚集区,壮大产业链,2011年形成300万吨甲醇深加工能力。同时,加快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工技术改造,培育精细化工,提升高端石化产品规模和水平。
有色工业:我省将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铝工业产业链、建设在国内有重要地位的镁合金和镁加工产业基地。建设巩义百万吨铝深加工示范基地、长葛大周百万吨金属铝再生利用示范基地和10个铝加工特色园区。
钢铁工业:重点发展济钢、信钢、凤宝钢铁优质钢线材、棒材及高端无缝钢管产品,力争满足我省高档金属制品、汽车和油田等用户需求。建设安阳优质钢和永通特钢专业化不锈钢生产基地。
纺织服装产业:以建设郑州服装产业集群和物流中心、贸易中心为重点,打造安阳和商丘针织产业集群、5个纺织面料印染集群及20个自主品牌。
●积极培育先导产业
“先导产业方面,将以新能源汽车、生物、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力争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2012年达到2400亿元,两年新增800亿元”,刘世伟说,这四个先导产业分别是:
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电动客车、电动小轿车、微型电动车整车制造产业化,打造新乡国内一流的动力电池生产中心,力争2011年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达到4000辆。
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建设郑州、新乡两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培育华兰生物、羚锐制药、宛西制药等一批骨干企业,建成具有全国竞争优势的抗生素原料药、血液制品、新型疫苗生产基地。
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新型电池、LED照明及生物质能产业,打造洛阳、郑州、南阳、新乡4个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生产基地。
新材料产业:突出品级提升,完善超硬材料产业链,培育郑州、长葛两个百亿元超硬材料产业园,加快发展钛镁高强轻型合金和先进高分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