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乐二次创业,安徽音像市场将步入
文章来源:河南区域合作网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6年11月1日 09:01
最近,安徽最大的民营正版音像制品销售企业董事长唐述忠,至今还为7月初所做的决定耿耿于怀。
7月初,“碟友”们不难发现:原本1200平米的家家乐音像城的面积缩水至原来的一半,另外一半成为了手机卖场。
“近二年,由于盗版碟的冲击,来家家乐的消费者越来越少,有时竟然出现营业员比消费者多的局面,成本压力骤增。无奈之下,今年7月初我决定把二楼的一块地方租出去,用于经营手机,租期为六年。”唐述忠解释道,但是令唐意想不到的是,7月25日文化部等多部委联合发文通知对全国的音像市场进行整顿,坚决持续打击盗版。“政府这次是动真格了,如果按照这样形势发展下去,安徽音像产业还是大有可为的,家家乐预计三年时间在全省发展到100家连锁店。”
业内人士介绍,政府对音像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大,让安徽正版音像市场出现新的转机。
昔日辉煌背后显危机
安徽最大的正版民营音像制品企业——家家乐音像制品销售公司一直以来是行业内的标杆。1996年家家乐成立。此后唐述忠用了十年时间,将一家小企业打造成省城音像行业屈指可数的知名企业,并奠定了自己在省城民营音像企业中的龙头地位。
“2002年至2003年,家家乐处于迅猛发展期,通过直营和加盟的形式,家家乐在全省发展到近40家店。”唐谈到当时家家乐的扩张步伐至今仍唏嘘不已。令人费解的是,到了2004年初,家家乐的连锁店就像一夜之间在全省蒸发,只留下蚌埠一个店幸存。
“在别人眼里看来,家家乐发展得很好,其实家家乐走的每一步都充满着‘危机’。”唐介绍了原因,由于对当地市场的不了解和管理上的缺乏经验,最终导致了连锁店一溃千里的“惨剧”。当然其中的一个客观因素不可忽视,由于音像行业的高利润和低风险,2003年正版影像市场受到盗版的强烈冲击。2004年出现的压缩碟对正版市场的打击更是致命的。“一张连续剧的压缩碟只要十元,而一套正版碟片却要几十元乃至上百元。”
盗版和压缩碟的冲击让家家乐的日子异常难过,家家乐试图走多元化道路。“没办法,为了平衡家家乐的成本开支,在03—04年期间,我已经在考虑转向其他行业。”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在此期间,唐述忠在宁国办起了沙场,并开了一家咖啡所。
行业进入“严冬”
2004年,省城音像行业整体滑坡进入了“严冬期”。不光是家家乐“食不果腹”,一些小的音像店纷纷倒闭,转行。
“营业额大幅下降,产品积压严重。原先一部进口大片推出后,我们成百上千地进货也供不应求,但是现在我们每次就是进个三五张,也很难卖掉。”唐述忠说。MP3、MP4等下载工具的出现,使得传统音像产品的优势荡然无存。“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唐强调,MP3、MP4的拥有者多是学生阶层,并不是购买影碟的主力军。压缩碟仍是罪魁祸首。
从2004年开始,家家乐长期处于经营不景气的状态。“去年年底的销售额只是2005年的销售额的五分之一。”唐透露出些许无奈。音像业的不景气,不光是安徽,即使在广东这样的音像产业发达之地,表现也十分明显。
“音像市场的盗版越来越疯狂,这段时间一直在考虑家家乐今后的方向在哪?”唐述忠向记者阐述了三个月前的想法,准备随时退出打拼十多年的音像行业。很快,7月初唐做出了上面的决定,出租家家乐音像城的一半面积,压缩成本。
政府“动真格”
“很后悔,如果再过半个月,我想自己不可能把音像城的面积缩小。”唐惋惜地说道。
7月中旬,安徽“反盗版百日行动”拉开帷幕。唐述忠介绍,政府态度日益明确,加大对盗版打击力度,将使正版音像行业的发展前景出现新的希望。随着打击盗版力度的加大、音像市场的净化,将会有更多的盗版音像店退出音像行业,属于正版音像的市场肯定回来。
据了解,文化部最新下发的《2006年音像市场整治工作方案》,安徽新闻出版局也公布了举报盗版音像的电话通知。“现在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了,对于盗版的惩罚也越来越趋向西方化,就是罚款的金额越来越高,情节严重的同时还要附加刑事责任。”面对日益好转的市场环境,唐述忠坚定一直走下去的信念。
“现在虽然面积小了一半,但是从近几个月的销售情况来看,销售额不降反增。”政府打击盗版的决心立竿见影。
据了解,目前,家家乐已经步入发展的第二个创业期。“现在打算将货铺到合肥的各大超市里,好帮手、家家洁等超市已经谈妥。另外,家家乐在三里庵等位置较好的地方选址,建立直营店。”唐述忠透露,省城以外的市场也在积极的开拓中,例如六安、芜湖等地。
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对音像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大,让安徽正版音像市场出现新的转机,安徽音像市场即将步入正版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