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检验检疫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6年11月3日 10:17
11月2日,在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召开期间,由国家质检总局首次主办召开的,旨在扩大对话合作,服务区域发展的“中国-东盟出入境检验检疫合作论坛”将在南宁举行。为了更多地了解论坛的有关情况,记者日前专访了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
记者: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有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合作情况?
李长江:中国和东盟国家一衣带水、山水相连,双方历史交往源远流长。尤其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正式关系以来,双方以平等、睦邻和互信为基础的对话、合作和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伴随着这一发展进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合作也在逐步发展。一方面,双方在检验检疫合作方面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和共识。截至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已与东盟中的8个成员国的检验检疫主管部门签署了涉及TBT、SPS、认证认可等方面内容的协定、备忘录和会谈纪要42项,并与东盟秘书处基本达成共识,将要签署关于加强检验检疫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另一方面,中国与东盟各国密切配合,在共同防治非典型性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突发性疫病疫情传播,加强植物检疫风险分析,防止有害生物传播,共同研讨技术性贸易措施、大湄公河次区域检验检疫部门合作、标准化合作等问题上,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记者:从您上述所介绍的情况,我们看出,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方面的合作现状很好,为何还要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平台,定期举办论坛活动呢?
李长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虽然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已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但随着中国和东盟全面合作的深化,建立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全面推进等,今后区域内人员的跨国交往必将日益频繁,货物的跨国流动必然日益增多。这些因素,一方面为中国-东盟出入境检验检疫合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使中国-东盟出入境检验检疫合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随着中国-东盟全面合作关系的深化,中国与东盟在检验检疫合作中的实质性问题和具体事务会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加强相互交流和磋商,进一步增进了解,并在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举办“中国-东盟出入境检验检疫合作论坛”,正是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搭建又一个在检验检疫领域高层直接对话和面对面交流的平台。
记者:国家质检总局对下一步与东盟的检验检疫合作有什么设想和打算?
李长江:为了进一步增进国家质检总局与东盟今后在检验检疫方面的了解和合作,我们有以下五方面的设想:
一是交流磋商,增进了解。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基础,促进建立完善双边对话磋商机制,建立完善沟通交流平台,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全面沟通与交流。建立完善信息沟通交流渠道,及时通报疫情和检验检疫中的问题,为全面深化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按照全面加强合作和促进自由贸易的精神,通过互相派员学习、互相学习考察,联合举办学习班、培训班、研讨班、研修班,开展专家咨询活动,举办论坛等形式,就检验检疫中的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等方面的新政策、新制度、新技术、新方式等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并就自贸区建设中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等问题,进行深度研讨,努力提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检验检疫水平,为促进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三是全面规划,整体推进。要做到从整体上实现检验检疫通关便利化,维护安全、卫生、环保和反欺诈,就必须通过规划,确立好适应自贸区建设需要的合作目标、合作重点和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同时通过整体推进,着力加强涉及安全、健康、卫生、环保、反欺诈等方面出入境检验检疫法规的合作,加强中国-东盟区域内检验检疫技术支援及能力建设,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食品安全、认证认可等全方位合作,加强多层面的检验检疫合作磋商,有计划,分步骤地促进合作深化,整体提高中国-东盟检验检疫合作水平。
四是完善机制,着眼未来。此次论坛上,国家质检总局将提出《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东盟秘书处关于加强检验检疫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希望以此巩固有效的交流合作形式,建立完善机制,制定共同行动纲领,做到在重大问题上协调统一立场和行动。建立和完善中国-东盟检验检疫部长级磋商机制,加强高层合作,及时研究解决在出入境检验检疫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五是优势互补,和谐发展。通过全面深化合作,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各国检验检疫的规模优势、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增强把关的有效性。特别是解决由于人流、物流增加造成的艾滋病、非典型性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登革热等疫病疫情跨国跨境传播和各种有毒有害物污染环境的风险增大问题;通过互认检验结果,统一检验检疫尺度,有效克服由于各国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检验检疫监管政策的差异性等给自由贸易带来不便,造成贸易摩擦,增加贸易成本问题;克服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消除贸易负面影响,为促进贸易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需求,以及区域和谐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