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贵州:培养农村经纪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文章来源:新华网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6年11月10日 08:52
    近几年,贵州省积极探索培养农村经纪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农村经纪人在助农增收、促成农副产品买卖双方交易、促进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探索培养发展和管理农村经纪人 
    贵州有苗族、侗族、布依族等47个民族,农业人口占85%以上,国家级贫困县50个,占全省56%。 
    贵州积极探索培养、发展和管理农村经纪人的有效途径和工作方式,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架设农业生产与市场之间的桥梁。 
    遵义市汇川区建立农村经纪人分类指导机制,深入农产品基地调查,选择4个基础好、经纪经验成熟的经纪大户,进行重点指导,深入基地现场办公,协调会计师事务所减免相关费用,从名称预先核准、资产评估、验资到公司设立登记等,提供全程指导,免费办理公司登记注册手续,形成“基地(公司)+协会+经纪人+农户”的新模式。董公寺蔬菜基地就是“基地+协会+经纪人+农户”的典型,其基本运作形式为:引进外地优良品种,经过示范园栽种试验后向农民推广。一方面通过经纪人组织收购推销,另一方面,发挥自身经纪作用,组织收购推向市场,形成农民与经纪人的利益共同体。目前,“公司+协会+经纪人+农户”的经营模式,正逐步走向成熟。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推出农村经纪人上岗证制度,对经过培训的农村经纪人,建立信用档案,颁发统一制作的农村经纪人上岗证,既规范了农村经纪人的经纪活动,又为今后清理“黑经纪”奠定了基础。 
    贵阳市清镇市对69户经纪人进行上门培训,为了使培训真正起到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和灌输经纪活农的理念,有关部门挨家挨户到经纪人家中,向他们讲解培训的重要性。水淹坝种植协会负责人说,过去我们对商标、合同的概念似是而非,今天听了讲解,才知道商标、合同离我们这么近,对我们农村生产生活有这么大的作用。 
    毕节地区金沙县对选定的农村经纪人“领头人”,在经营上进行专项指导,生产上给予重点帮扶,培养出以雷强、温邦贤等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带动能力的优秀农村经纪人,通过他们带动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发展壮大和稳定;对中小规模经纪人提供经营示范和经营服务,帮助拓宽市场门路。目前已有2万左右有头脑、会经营的农民“洗脚上坎”,活跃在山里山外,勇闯县内外市场,促进全县农业生产循环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保障了全县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人均收入的连年提高。 
    经纪人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重要力量 
    贵州省工商局副局长伍廷宪介绍说,目前全省农村经纪人和经纪组织已发展到25335户,农村经纪人业务量约为2亿元。农村经纪组织形式、经纪业务方式已呈多样化,尽管大部分农村经纪人从事粮食、蔬菜、水果、牲畜等经纪活动,但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已涉及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等领域。 
    贵州省农村经济人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经纪人的经纪活动可以帮助建立农业生产和市场之间的通道,使传统的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之间实现快速连接;可以打破传统、封闭的农业生产与现代开放市场之间的障碍,使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形成有效对接。 
    农村经纪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闯荡,见识广、胆子大、信息灵、头脑活,熟悉市场变化规律。由于他们本身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因此农民对他们往往有较高的信任度。农民从农村经纪人那里获得农产品市场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组织安排生产,自觉调整种植、养殖品种,可以使农业生产结构随着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有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农村经纪人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通过引导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及品种,利用自身的能力和优势迅速将农户的产品销售出去,可以使农户的产品快速转变为现金收入,从而有力地促进农民增收。 
    贵州省工商局市场合同监管处处长王立全介绍,发展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不仅自行解决一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也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同时,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一部分乡镇干部必然被分流,相对于现有农村经纪人来说,这些分流干部工作能力强、市场信息灵、熟悉和了解农民,可以成为农村经纪人队伍的新生力量和生力军,既缓解乡镇机构改革中人员分流的压力,又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发展农村经纪人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贵州省农村经纪人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尽管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法律地位没有得到认定,未得到普遍认同。目前,国家尚未出台调整经纪人法律关系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社会对农村经纪人仍有不同看法,其地位和作用并未得到充分肯定,对农村经纪人行为监管,缺乏法规、制度规范,严重影响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发展壮大。 
    二、农村经纪人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综合素质不高,服务手段落后,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懂技术会管理、具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特别是少数农村经纪人精明不开明,服务意识差。这些先天性的缺陷,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纪人的健康发展。 
    三、农村经纪人组织化程度偏低。目前大部分地区的经纪组织规模较小,带动作用有限,与其他涉农组织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利益共同体,导致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 
    四、信息来源渠道单一。目前农村经纪人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依靠相互之间口头传递或是使用电话、手机沟通信息,收集信息的渠道主要是报刊杂志,存在信息不畅和时间滞后。一些经纪人把握不住市场信息,盲目交易导致亏损,影响了其积极性。虽有少数农村经纪人开始使用互联网等先进手段了解市场行情和供求信息,但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相应配套设施仍不完善,农民买得起电脑却上不了网,阻碍了现代化、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五、缺乏行业自律,经纪活动有待进一步规范。目前贵州省只有少数市、县成立了经纪人协会或专业协会,大量应该由协会承担的服务工作无法进行,农村经纪人之间缺乏相互沟通、协商、互助、自律的平台,使得农村经纪人及其经纪活动处于无序状态。 
    六、地方政府对农民经纪人鼓励和扶持的力度不够。由于对农村经纪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其扶持力度偏弱,鼓励其健康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没有跟上。发展农村经纪人需要工商、农业、水产、林业、税务、金融、土地等部门有所作为。 
    发展农村经济人需要各方努力 
    贵州省相关人士对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立法,完善制度。通过地方立法解决农村经纪人资格认定问题。有关部门应及时开展农村经纪人及经纪行业的立法调研,明确农村经纪人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地位,并对相关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二、继续加快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的步伐,大力提高农村经纪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想方设法为农村经纪人提高从业素质、增强业务本领提供有效帮助,形式多样、有的放矢地加强经纪人思想素质、知识素质、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培训。 
    三、积极引导和帮助农村经纪人组成各类经纪组织和实体,积极发展巩固“龙头企业+经纪人+农户”、“专业市场+经纪人+农户”、“中介服务组织+农户”等协作关系,提供农产品产前、前中和产后服务,引领广大农民闯市场,成为农副产品市场流通主体。 
    四、细化帮扶措施。在政策指导服务方面,工商部门可对农村经纪人骨干培育。在农副产品销售旺季,实行上门帮扶,指导签约,督促履约,调处纠纷。在信息交流服务方面,可依托部门信息网络资源优势,帮助经纪人找市场、找订单,为签订经纪合同或订单提供信息服务,帮助查询签约各方的主体资格和信用情况,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为农产品找销路。加强监管,规范经营,切实保护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严厉查处骗买骗卖、欺诈客户、违法经营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 
    五、强化行业自律,充分发挥经纪人协会作用。鼓励和扶持成立经纪人协会组织以及各类农产品营销的行会组织,加强经纪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 
    六、加大对农村经纪人的政策扶持力度,形成全社会全方位支持农村经纪人发展的格局。由政府统一领导,协调相关部门,出台扶持农村经纪人发展的综合配套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阻碍农村经纪业发展的资金、土地、技术、信息、政策法规、组织建设、经纪人自身素质提高等问题。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