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所获悉,一条9.2公里长的主干道,将横穿大渡口区东部片区。
新规划增加“一横一纵”
刚通过评审的《大渡口综合交通规划》,拟在“六纵六横”路网中建南北大通道:重钢大道。
大渡口区原来规划的公路网结构为“五横五纵”,五横线为:双山路、新九中路、金建路、福茄路、中坝路;五纵线为:华福路、新郭伏路、陈庹路、袁茄路、滨江路。此次规划新增滨江路南段和重钢大道(暂定名)一横一纵两条主干道。
据规划,在目前重钢地块规划了一条专用通道,以横穿东部片区的形式成为大渡口区东部片区最重要的交通干道之一。
滨江路连通三座大桥
目前,大渡口滨江路已有初步方案,一期工程从丰收坝水厂至建桥大道,全长10.59公里;二期工程分为重钢段和跳蹬段两个阶段进行建设,全长15.5公里。
专家介绍,为发挥滨江路的交通功能,增加滨江地带的道路网密度,特地规划要求加强滨江路与周边道路尤其三座跨江大桥的衔接。
结合大渡口物流园区,相关部门规划出了“四纵三横”物流大通道。东西向:上界高速(内环线)、中坝路及金建路为三横;南北向:渝滇路、陈庹路、物流大道+钢花支路及滨江路为四纵。
比如重庆危险化学物品物流中心、大渡口金属材料加工配送中心、中医药综合商务中心等3个物流中心,可通过内环线、陈庹路、物流大道等实现交通联系。而茄子溪码头仓储设施则主要利用滨江路、陈庹路和周边衔接。
袁茄路部分路段单通
目前,文体路与翠园路之间的袁茄路实施单向交通,这一措施直接增加了文体路上的交通流量。为解决这一状况,除了建议近期对文体路东侧进行拓宽,规划提出了利用周边路网对错位交叉的改造方案,形成单循环道。
据悉,单循环道主要是利用文体路南侧和袁茄路西侧的规划路网,形成一个“方”形环路,并在该环路实施逆时针方向行驶的单循环交通。这样可以消除因为错位交叉形成的绝大部分冲突点,同时减轻了文体路上交通流量,发挥了袁茄路作为主干道应有的交通功能。
此外,大渡口区内将规划和改造完善16个立交桥,其中有6个I级枢纽型立交,10个一般的简易立交。
打开“口袋”带动大渡口
大渡口区两面临长江,一面靠中梁山,目前进出主要靠北侧的陈庹路等与主城其他区域相连,进出通道少被称为“口袋”交通。此次规划重点提出了“打破口袋交通、加强内部衔接”等规划目标。
据悉,调整和优化了大渡口区的道路网布局,不仅形成“六纵六横”的道路网络,也对区内的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公交站场等公共交通资源进行了规划,使市民进出大渡口更便捷,这将对大渡口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按照新规划,将在双山片区建一座螺旋式立交,实现双山路与陈庹路之间车辆的转换,打通辖区内东西、南北道路障碍。
规划的南北向重钢大道北部起点为钢花支路,下穿内环高速和建桥工业园区,最后同滨江路相交,全长9.2公里,全线按26米的道路红线进行建设。
大渡口滨江路将通过道路和立交转换,快捷地上马桑溪长江大桥、白居寺长江大桥(规划)、鱼洞长江大桥(在建)三座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