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建设迈大步 创新带来新活力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7年4月10日 09:11
到了枫溪,我们好像进入了一个陶瓷的大观园。
瓷瓶、瓷灯、瓷壶、瓷画、瓷筷子、瓷水盆、瓷屏风、瓷雕塑,几乎你想到的所有东西,都可以用瓷制作。最大的《清明上河图》长62米,高2.9米,用1352块瓷板组拼而成;最小的袖珍瓷壶,小得如一颗珍珠,重只有8克,还能冲泡茶水;浑厚者有红釉大瓷缸,直径108厘米;精巧者有双福瓷花瓶,花瓶镂空雕刻,花朵栩栩如生,花蕊花瓣丝丝缕缕……4月6日,记者在枫溪区采访,被潮州瓷器的精美而打动。
“枫溪是潮州陶瓷的龙头,这里是中国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出口最多、发展最快的陶瓷产区。潮州瓷以‘白如玉、细如丝、薄如纸、明如镜’的特色而闻名,产品远销世界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说到陶瓷,枫溪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礼华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枫溪区不大,25平方公里,人口10.6万。但这里的陶瓷产业发展之迅猛,让人叹为观止:全区有一定规模的陶瓷企业4000多家,销售额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3家,中国名牌产品9项,是广东省创建区域国际品牌的三个试点单位之一。仅陶瓷一项,2006年全区人均出口额为4000多美元。
枫溪陶瓷在市场上快速扩张的秘诀是什么?记者深入几家陶瓷企业探访,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创新。
广东松发陶瓷有限公司的行政部经理詹灶根已两鬓斑白,但他身穿红色夹克,谈起企业发展像小伙子一样充满活力。“今天是我加盟这家企业的4周年纪念日。松发陶瓷1985年建厂,企业里设有省级陶瓷材料工程研发中心。我感觉这里之所以发展这么快,创新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活力。松发每年能开发2000件/套新产品,创新能力很强。现在的市场随时在变化,有的产品市场只需要几千件,但有些企业一个杯子一天就要生产5万—6万个。你看我们的展厅每过几个月就要调整一次,因为新产品推出太快。”
也许是行业的特殊原因,这里大的陶瓷企业的产品展厅都有上万平方米。“你看这幅照片,是2005年1月12日拍的。当时一位德国客商来企业订货,他想更换产品的图案,我们的设计人员20分钟就完成了,他兴奋地直喊OK!在场的省领导也十分高兴,‘那您就多带着客商来这里吧。’”指着展厅陈列的照片,詹灶根笑了。松发是枫溪日用瓷生产大户,2005年,“松发”日用陶瓷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产品90%以上外销。
在广东长城集团有限公司的厂区草坪上,陶制的小动物成为特殊的一景。公司副总经理任锋告诉我们,他们的主导产品是工艺瓷,去年出口额近3000万美元。走进烧结车间,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一车陶制的花盆正缓缓送入窑炉,“这个窑炉长78米,由电脑控制,工人只要在电脑室控制就可以。这一车要烧制7—8小时,出来后就是各种颜色的花盆了,这些产品直接出口到美国。”在长城集团展示中心门口还挂着“广东省陶瓷工程技术装饰材料创作研发中心”的牌子,“这幢楼5层,后面还有这样的2幢,都是我们的产品展示中心,我们还在开发奥运纪念陶瓷产品。”
中午时分,我们采访了刚下乡归来的枫溪区区委书记张时义,他的鞋上还有些泥点点。“陶瓷是我们区的特色,我们的责任主要是引导企业改变粗放的发展方式,练好内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们是抓准一两个关键的创新技术环节,依托一个企业试点,成功后全面推广。我们去年在省政府科技招投标项目中中标,除了省里的资金,我们区财政还要投入2000万元,鼓励企业创新,鼓励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今天下午,我们就要开一个企业座谈会,把这个项目告诉企业家。”
上世纪90年代,枫溪区的陶瓷企业曾是污染大户,被省里亮了“黄牌”。“你要是那时来,这边都是大烟囱,乌烟滚滚。”张时义说,“区委、区政府下大力气抓环保,引导企业改烧柴、烧煤、烧油为烧液化气。开始企业不理解,因为改造一条隧道窑至少要投入20万元,我们就抓试点,先改的企业发现成本降低了,产品质量稳定,合格率从60%提高到90%!后来各家企业抢着干!”他说,现在很多企业都努力降低粉尘,还有的企业致力于回收废瓷再生产,就是把废瓷粉碎成瓷泥用来制作卫生陶瓷,这种技术既环保又能提高陶瓷的收缩率,现在已经开始投产,市场前景很好。
枫溪的陶瓷发展是潮州陶瓷的一个缩影。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潮州电子陶瓷的龙头企业。这家有40年历史的企业总资产已达4.5亿元,其主导产品电阻瓷基体年产1800亿只,占全球市场的60%;氧化铝陶瓷基片年产40万平方米,占世界的30%;光纤连接器陶瓷插芯的生产能力也是全世界第一。他们创新的多项技术都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这些生产设备都是我们自己的!”三环公司副总经理许永辉说起自主创新挺得意,他拿起一张如名片一样的瓷片,“我们的主要产品是电子陶瓷,几乎每个家庭里都有我们的产品。你的手机里有300多个我们生产的电阻。”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员工把一粒粒细沙般的陶瓷元件堆放在机板上,简直就像玩拼图的高手。“这叫片式电容器,至少叠了80多层,都是陶瓷做的,可以说是小体积大容量。电子陶瓷凝聚着高新技术,附加价值很高,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大发展,我们的发展空间还会不断增加。”
谈起潮州的经济发展,市委书记骆文智也讲到了陶瓷产业:“发展特色产业,需要给企业实实在在的扶持。我们建立了几大基金,一是科技创新基金,每年投入5000万元扶持科技创新重点企业;二是市场开拓基金,鼓励企业参加陶瓷展销会;三是品牌奖励基金,产品获得国家名牌奖励50万元,现在潮州的国家名牌总量在广东省名列第四!”品牌带动,创新拉动,潮州在整个粤东的大发展中快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