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美国汽车业寻求转型之路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7年4月10日 09:25
    美国总统布什3月26日将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裁请到白宫,共商如何促进美国汽车业的新能源利用问题,并参观了全美三大汽车公司带来的三款新型混合燃料车。有专家认为,布什此举旨在推进其发展替代能源的新战略,同时也是给处于困难之中的美国汽车业加油鼓劲。
    过去一年,美国汽车业境况欠佳,其中以福特公司日子最难过。该公司去年销售额为1601亿美元,比2005年下降了9.5%,而总亏损达127亿美元,平均每销售一辆汽车就亏损约2000美元,创下汽车业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福特公司的亏损主要来自其全球最大的北美市场。据统计,2006年福特在北美地区的汽车产量削减了24%,市场份额也从10年前的25.7%下降到了17.5%。有专家分析,2007年底福特公司很可能落到通用、丰田和戴姆勒—克莱斯勒之后,失去北美汽车销售量第二的地位。福特公司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裁员和企业重组成本开支巨大。仅2006年第四季度,因北美部门重组,福特公司当季亏损就从上年同期的7400万美元激增至58亿美元。二是日常经营乏善可陈,主力车型销售每况愈下。2006年,原先风靡北美的F系列敞篷小型货车的销售量下跌了12%,“探索者”多功能运动型车的销售量更是直线下滑了25%。三是劳动力成本普遍偏高,员工退休金和医疗费用不断攀高,企业负担日益沉重。四是汽油价格不断上涨,车型缺乏创新,公众消费倾向发生变化,“油老虎”日益受到冷落。  
    福特公司出现巨额亏损,既反映了其重组所经历的阵痛,又折射出整个美国汽车工业面临的困境。近年来,北美地区的丰田和本田等进口车凭借油耗低和款式新颖等优势,不断挤占美国汽车市场份额,福特、通用在本土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克莱斯勒与德国老牌汽车企业戴姆勒合并后也未能走出困境,2006年在美国市场销量下跌了7%。专家分析,近期美国汽车制造商要想夺回原有市场份额的可能性很小,庞大的规模与其市场份额不断缩小之间的矛盾凸现,产能过剩问题日益明显。
    与此同时,通用汽车公司的表现则给人们带来了些许安慰。2006年,该公司销量虽然比2005年下降了0.9%,但仍居全球汽车销量之冠,达到909万辆。而仅仅在一年前即2005年,通用才创下美国汽车工业亏损106亿美元的纪录。据统计,2006年通用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为412万辆,比前一年下降了9%;但与本土市场的不景气相比,公司海外市场营销强劲,销量达到了497万辆,比前一年增长7%。2006年第四季度,通用公司已走出困境,开始扭亏为盈。
    专家分析,2006年通用汽车公司之所以取得较好业绩,主要得益于其审时度势,率先重组,通过缩小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2006年,通用动员了3.4万员工买断工龄或提前退休,宣布关闭12家工厂,削减成本高达90亿美元。同时,公司还注重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新款卡车和轿车,受到客户欢迎。福特公司的重组计划却要比通用公司滞后一年,相比之下,通用先行一步,已进入转型轨道。
    福特公司高层预计,2007年和2008年还将出现更大亏损。为扭转颓势,福特正在执行已拟定的“前进计划”,力争从2009年开始扭亏为盈。其主要措施,一是大幅裁员,轻装上阵。2006年初,福特动员了8000名工人买断工龄。当年第四季度,又有3万名小时工同意离职。今年第一季度,福特计划再裁减1万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二是计划在2007年底前,关闭9家北美地区的工厂,2012年之前再关闭7家工厂,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三是提高生产精益度和效率,利用欧洲等其他地区现有技术力量开发新型汽车,以降低研发成本,减少研发时间。
    福特新任首席执行官艾伦·穆拉利表示,福特公司将顺应客户需求变化,积极重组,以降低产量实现盈利运营,同时加速开发客户真正想要的尺寸较小、油耗较低的新型汽车。穆拉利的话可谓一语中的。美国咨询公司毕马威最近的调查显示:居高不下的油价已经改变了全球消费者的习惯,人们更倾向于购买包括混合动力车在内的节油车辆。
    有关专家认为,在生产混合燃料汽车方面,美国目前走在日本前面,而布什政府鼓励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的政策,也可使美国汽车工业增加一定的竞争力。不过,美国汽车业恢复活力的关键,还在于深化企业自身的改革。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