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辽宁:创新帮扶形式 发展现代农业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7年5月10日 09:45

    2006年辽宁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帮助困难群众2.53万户,7.5万多人,其中有9000多户、20652人当年脱贫,3000多户、10517人当年致富,被扶持的贫困户人均增收1800多元。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功能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资金筹措上,一是协会自筹,利用协会自身能力,直接给困难户投入种子、农药、化肥、种畜、菌种等生产资料;二是将政府扶持协会的资金用于扶贫。
    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培养典型、扶大扶强,是辽宁省促进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充分利用龙头企业优势,走规模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本溪县养猪协会于2003年11月9日正式成立后,扎实开展各项生产服务,使全县养猪业有了长足发展,会员单位种猪存栏量由344头增加到1458头,商品猪出栏量由去年同期的8160头,增加到目前的38800头,创年总产值3686万元,利润776万元,使171户农民脱贫致富。
    ——依靠专业户,发挥他们的技术、管理经验丰富,资金宽裕、销售网点齐备等优势。北票市扣卜营村村民徐培良听说附近有养殖獭兔的专业户,就想学着养,但一没资金,二没技术。2004年5月,镇兔业协会成立,会长是当地有名的养兔专业户王传福。第二年,协会吸收了8名贫困农户为会员,协会与贫困户签订协议,提供饲料、种兔,教授技术,獭兔出栏后扣除垫付资金。徐培良成为签约人之一,协会向他提供了3000多元的种兔和饲料,一年出栏4次,当年就增收六七千元。
    ——资产联结、技术联手、生产联动。东港市前阳镇贫困农民赵洪霞自发组织12户贫困农户,成立了东港市农民食用菌专业技术协会。12户会员经过5个月努力,都取得了很好收益,许多贫困农民纷纷要求加入协会。目前协会已发展会员3060人,每年为贫困农民请来专家讲授各种食用菌栽培技术课,无偿提供技术资料、介绍新品种、分析市场行情等,每年都有约万人参加协会的专业培训,掌握了有关食用菌生产技术和信息。

    铁岭市西丰县平岗永得利蔬菜产业协会从组建开始就在协会党支部指导下,不断细化管理。一是坚持抓好组织化管理。党支部指导协会在组织管理上一户菜农发展一个会员,一个屯会员推选一个执行理事,一个乡镇选举一个常务理事。同时,在协会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党支部又教育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坚持“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原则,抓好规范化管理。党支部指导协会先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内部管理机制。三是坚持“行业自律”原则,抓好制度化管理。党支部指导协会先后建立了协会重大事宜的民主决策制度、财务制度、理事考核选举制度以及科技培训等10项制度。四是抓好会员在蔬菜产品市场销售管理。两年来,协会协调企业先后共拿出200万元资金扶持了500户困难农民。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