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生态农业春满园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7年5月21日 09:08
沐浴着明媚的春光,走进江西赣州农村,目之所及,“一片果(一畦菜),一栏猪,一口沼气池,一户小康人家”的生态农业美景尽收眼底。在瑞金武阳村农民梁永华家的生态循环庄园里,只见50亩脐橙长势喜人,8个沼气池、3间猪舍和一口鱼塘连成一体,猪壮鱼肥……“利用猪粪生产沼气,沼气用来烧水煮饭点灯,沼渣、沼液用来给果树施肥、养鱼喂猪,形成了良性循环,每年光节约电费、肥料、饲料等就超过7000余元。”憨厚朴实的梁永华开心地向记者介绍。
梁永华受益于沼气生态循环模式,是赣州市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截至去年底,赣州市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50.8万个,已建沼气池农户占赣州市总农户数的30%以上;每年利用沼肥种植蔬菜、花卉、水稻、烟叶、脐橙等农作物200多万亩,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小区163个、示范服务基地1000余个。目前,该市基本形成了多种循环经济模式。
赣州市规定,政府为生态农业示范小区做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减免各种税费。各县(市、区)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努力改善沼气池型,创造了强回流沼气池、康乐型沼气池等新池型,创新推广了远距离输气技术、稻草替代发酵技术;着力搞好技术培训,全市已培训沼气技工3400余人次,发放各类资料240多万册。
在“猪—沼—果”生态工程建设中,赣州市按照品种良种化、质量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积极构建生态畜牧小区,推行山顶育林、山腰种果、山下养猪、水面养鱼,沼气煮饭、沼液施果等资源综合利用,促使产业规模聚集。与此同时,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成立市、县(区)生态工程建设机构的基础上,在乡镇组建能源站,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引导村级成立农民沼气协会,设立专职沼气管理员,建设沼气配件门市部,实现了农村建池“三不出村”(买配件、维修沼气池、技术咨询不出村)。对建池技工实行凭证上岗,全面推行建池档案卡制度和建池“四包”责任制,确保沼气池建一个、成一个、发挥效益一个。通过发展沼气池,该市每年增加优质有机肥250多万吨,培育10多万户畜禽养殖户和果(菜)业种植户,有效控制了农业污染,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与资源环境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