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七问 河南付出最多受益最大
文章来源:人民网-河南分网     添加人:hnqyjjyj    添加时间:2014年10月13日 10:25

人民网郑州10月13日专电 本月末,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迎来正式通水,作为核心水源地和多数重点工程所在地,南水北调对河南有何影响?本网特推出“南水北调中线七问”报道,帮河南老乡详细了解南水北调的方方面面。 

问:南水北调水怎样送到各地?河南能分到多少,咋分配?

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过基本通过自流方式,经过工程干渠到达流经的各地市。然后,通过配套工程的“分水口”到达各地的“水厂”,在水厂加工成自来水流向千家万户。

各地的受水量与各地方的实际需求情况有关,国家统一调配,一般不受上下游或气候情况影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计划分两期实施,目前正在建设的是一期工程,设计年调水量95亿立方米,其中河南省37.7亿立方米,河北省34.7亿立方米,北京市12.4亿立方米,天津市10.2亿立方米。二期工程建成后调水量增加至130亿立方米。中线工程主要解决京、津、冀、豫四省(市)的严重缺水问题。

通水后,河南省年用水量将到达37.69亿立方米,约占年输水总量95亿立方米的40%,配套工程通过39个分水口门,分别向南阳、平顶山、漯河、周口、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濮阳、安阳等11个省辖市、34个县(市、区)的83座水厂供水,直接受益群众2000多万,配套工程输水线路总长约1000公里,概算总投资150.2亿元。

问:作为水源地,河南如何保护水不受污染?在调水过程中,怎样防止受到污染、如何管理、检测?

答:水质是南水北调工程成败的关键,河南省高度重视,未雨绸缪,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水质保护各项工作。

第一、河南积极在水源地进行水质保护,确保入库水质稳定达标。首先,加强综合治理,严控点源、面源污染。2003年以来,河南省水源区共关停并转污染企业801家,尤其是在水源区三省中率先取缔了黄姜加工这个重污染产业,积极引导各县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绿色发展之路。

河南省2012年还出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省政府与水源区省辖市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加大了对规划项目实施的督导检查力度。

在加大水源地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方面,河南累计完成投资5.37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69.46平方公里。

在库区网箱养鱼清理工作方面,截止目前,淅川县网箱养鱼上岸3.8万个,占任务的91.2%。剩余部分将于10月底前全部上岸。

第二、对总干渠水质保护,为确保总干渠输水水质安全,河南省在总干渠两侧划定了3054.43平方公里的水源保护区,其中一级保护区203.17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2851.26平方公里,并对保护区内新上项目严格把关。仅2013年度,全省共受理项目400多个,其中审批项目206个,2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污染风险的项目被拒之门外。

目前河南省境内丹江口库区水质始终稳定保持在II类标准,其他主要入库河流水质满足水功能区目标要求。今年1-6月份,河南省12个监测断面中,除1个断面达标率为88.3%之外,其余11个断面全部达标。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水质保护中心负责人说,从库区到调水沿线的水质监测非常严格,基本保证全天候无死角。坐落在丹江口库区的胡家岭水质监测站,是水质监测的第一道关口。这里的5台水质监测设备,每4小时自动采样分析一次,将数据自动上传至环保部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一旦监测数据异常,仪器就会发出警报,工作人员马上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除此之外,丹江口市环保局工作人员每个月也会进行流动采集水样监测,对库区不同位置的水质进行监测。另外,沿线各地都是调水受益区,对水质监测也是层层把关。

另外,中线调水渠道是全封闭的,不跟沿途的河流湖泊交叉,外面的水进不了输水渠道,保证了水质的安全、稳定。同时,总干渠两侧还划定了水源保护区,设置隔离带、架设防护网,防止人为污染。也就是说,只要丹江口这盆水干净,调水水质就能够保证。

总干渠与众多公路交叉,万一过往运输危险物品车辆发生突发污染事故怎么办?据介绍,沿线设置退水设施,通过关闭上下游闸门,及时截断污染水,妥当处理后可将渠水引入退水设施,不会对干渠饮用水安全造成影响。

问:南水与本地水是否混合使用,使用什么标准检测?

答:从目前记者了解到的情况,南水北调用水一般不与本地水混合使用,南水主要供饮用水,除特殊年份库区降水丰沛,通过总干渠水量过大,供给饮用水有余会考虑其他用途。

南水北调水质监测标准将与现有自来水检测标准保持一致,

问:调水后水价是否发生变化?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 》,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实行由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构成的两部制水价,具体供水价格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水费应当及时、足额缴纳,专项用于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维护和偿还贷款。

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授权的部门或者单位应当与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单位签订供水合同。供水合同应当包括年度供水量、供水水质、交水断面、交水方式、水价、水费缴纳时间和方式、违约责任等。

水量调度年度内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省、直辖市用水需求出现重大变化,需要转让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分配的水量的,由有关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授权的部门或者单位协商签订转让协议,确定转让价格,并将转让协议报送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抄送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单位;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单位应当相应调整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和月水量调度方案。

问:调水是否能解决河南缺水问题?

从河南省政府提供的情况,河南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03.53亿立方,可利用量为195.24亿立方,人均水资源量不足400立方,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世界的十六分之一,耕地亩均水资源量373立方,不足全国亩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严重缺水省份。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建成后,每年将有37.69亿立方米的水分配给河南,相当于增加了目前河南年均水资源总量的9.2%。工程直接受益人口2000多万人,在11个省辖市、34个县市区受水区范围内,南水北调水将占城市供水的一半以上。

但根据测算,2010年河南省缺水29.7亿立方米,而且缺口还在增加,河南省到2020年全省总需水量为300亿立方作用,实际可供水量为280亿立方作用,仍然缺水量20亿立方左右。到2030年缺水量将达到49.7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带来的好处是,将大大缓解城乡的争水矛盾。可以把城市挤占的农业用水还给农业,将有效改善受水区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增收、保证粮食安全。

问:调水的同时,如何继续做好节水工作?

答:据河南省水利厅提供的消息,河南省已开始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在河南全省各地建立健全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指标控制体系,推动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制度,全面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加快制定主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严格取用水管理和定额管理,积极开展水权交易试点和水权制度建设等,推进节水型社会和水美乡村建设,逐步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用水长效机制。

另外,河南省还通过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推进各行业节水、积极构建全面参与平台等方式,全面构建节水型社会的形成。

问:调水对水源地、途径地有什么影响?

答:调水对水源地、途径地的影响,主要涉及生态补偿和沿线企业、居民的征迁补偿问题,河南省南水北调办也正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协商。

调水工程建设时曾对地下水水位有过短暂影响,主要原因是,渠段地下水位比较高,施工中必须做降水处理,对周边群众用水势必要产生一定影响,但各参建单位积极主动采取措施,基本解决了相关问题。

如新乡石门河倒虹吸施工时,最高时日排水量达5万方,造成辉县市7个乡镇的23个行政村334眼水源井和灌溉井不同程度的缺水或干枯,影响农田灌溉面积33970亩、吃水人口11346人。通过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组织施工单位每天用洒水车给周边村庄群众送水,并积极研究制订处理方案,按照方案及时下拨414万元专项资金,为群众打井93眼,配套和更换水泵134套,有效解决了辉县市群众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问题。(程明辉 时岩 徐驰)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