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7年5月28日 09:37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今天起,本报开设“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建设创新型国家”专栏,着力宣传一批坚持自主创新、努力提高我国重大科研技术水平的典型。敬请关注。
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中,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如同一匹奔驰的骏马。据统计,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已累计生产销售机床数控系统达12万套,连续7年居国内同行业之冠,2006年数控系统产量达36000套,占国产机床数控系统总产量的50%,一跃跻身世界同行产量前三位。
技术创新,民族产业的腾飞之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生生不息、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广州数控负责人认为,技术创新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中国现代化、国际化的根本选择。基于此,广州数控十分重视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和产品技术先进性的保持,建立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数控系统研发中心,中心拥有6个产品研发室,拥有工程技术人才800多人,进行机床数控系统以及机器人等产品的开发,为GSK系列产品占领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广州数控建立了严格规范的项目管理流程,制定了高效的项目竞争与激励机制,通过采取多个项目组并行研发的创新模式,即对同一个重要的产品研发计划安排2—3个项目团队并行开发,形成多团队劳动竞赛式的开发模式,有效激发了各项目团队的技术开发潜能。在你追我赶的竞赛中,广州数控各项目组激发出很多创意,实现了同一功能产品成果有几种技术路线或几款重要元器件去实现,降低了开发风险和产业风险。
广州数控通过实行产学研技术合作模式,与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工科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通过联合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持。如通过与西安交大合作并引进该校的博士、硕士到广州数控工作,已经成功实现五轴联动重大技术攻关的突破,代表国内数控系统的最高技术水平之一。
通过自主研发和产学研技术合作模式,广州数控积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核心技术优势力量,提高了广东省乃至整个中国的机械装备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广州数控GSK数控系统产品已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优势,所推出的产品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保证产品系列多样化、满足市场需要的同时,实现了产品的更新换代飞速发展,2006年广州数控的新产品销售量占产品销售比例达70%。
市场开拓,稳步发展的
力量之源
怎样在国外数控系统的垄断局势下打开民族数控系统市场,在市场开拓的领域上,广州数控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
首先,与各机床厂家之间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广州数控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重镇建起了全国最大规模的数控机床连锁超市,会展中心实行科学的人性化超市管理,推广整机销售、维修服务、配件供应、技术支持、系统培训的5S服务,大力推广国产数控机床。依托广东省巨大的机床消费市场,广州数控首创的数控机床连锁营销模式不仅培育出了国产数控机床的市场,而且让国产数控系统得到了终端用户的认可,也加强了与机床厂家的战略联盟合作关系,成为全国机床厂使用国产数控系统的首选供应商。
售后服务是数控机床销售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数控系统企业仅向机床企业提供服务,数控机床的售后服务由机床企业承担,而广州数控却在全国设立了24个销售服务网点,坚持把售后服务做到机床用户,虽然增加了成本,但从客户应用过程中收集到了第一手的产品和市场需求信息,也赢得了广大用户对国产数控机床的信任和机床厂家对广州数控的赞誉,使得广州数控成为数控机床行业的知名品牌。
其次,为社会输送数控应用人才,保证国产数控系统的应用推广。广州数控同广州市经贸委新技术推广站联合成立的广州市数控加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是国家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先后参与和承担了国家、省、市级等有关数控加工技能大赛的筹备工作,每年为社会输送数控加工人才1000多人次。该中心可以为用户提供最好最及时的应用培训服务,为国产数控系统的推广应用创造条件。
在国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广州数控把眼光瞄准了更广阔的海外市场。随着国产数控机床出口海外,GSK系列数控渐渐地受到国际市场的瞩目。2005年,广州数控新成立国际业务部,专职负责GSK数控系统和国产数控机床的海外拓展,目前已经在马来西亚、罗马尼亚等地设立了4个海外代理点,产品已经出口到了美国、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事业不断扩展壮大,出口贸易额不断翻番。广州数控海外贸易的拓展不仅意味着出口创汇已经成为广州数控新的收入增长点,也意味着国产数控系统正逐步进入海外市场。
人才培养,持续发展的
生命之源
由于国内数控系统行业的规模还很小,从事数控系统研究的人才非常少,为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广州数控历年来坚持培养自己的研发人才,目前企业的研发队伍,大部分都是从高校招聘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培养起来的。
“多个项目组VS一个项目课题”的并行研发模式,既是研发的创新,也是对研发人员的培养方法的创新。通过良好的竞争机制,全国规模最大和设备最先进、研发水平走在全国前列的广州数控系统研发中心,给予了员工最好的学习和应用平台,在广州数控研发中心工作三年的本科毕业生工作技能普遍不低于硕士毕业生。
除了自己培养,产学研模式也给广州数控源源不断输送了各类型技术人才。通过与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全国10所著名工科院校进行合作,许多在校硕士、博士参与项目的共同研发,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开发经验并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到广州数控工作,为企业的创新性研发不断注入活力。
与此同时,广州数控还将扩大产学研合作规模,将合作院校增加到近20所,拟成立3个校企合作数控技术研发中心(研究所),设立实习科研点和工程硕士教学点,通过8年的努力建设了一个1000人的研发团队,从事高档数控系统和关键控制技术的研发,为广州数控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技术源泉和人才资源。
广州数控正用自己雄厚的产业化基础,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速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广州数控技术实力谱写着我国数控产业腾飞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