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三角区域经济腾飞的引擎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7年5月28日 10:10
据初步统计,去年长三角16城市生产总值逼近40000亿元大关,比2005年增加5563亿元;去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8.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在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呈现出质优量增的特点。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今天在“长三角:重返经济舞台中心”全球商业管理前沿论坛上表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体制转型的必然趋势,建立长三角共同市场,要依靠政府推动和企业的自主选择,在这一过程中,上海将成为长三角经济腾飞的引擎。
陆雄文表示,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对长三角16个城市以及区域内29种行业的2000多家企业进行了实证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实现产业分工、减少竞争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动力,其要点是上海和其他地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分工,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上海的主要走向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区域内其他地区需要在接受上海制造业转移和支持上海服务业发展两个方面与之接轨,上海服务业发展水平将直接决定长三角一体化的水平。
其次是区域资本整合,要充分借助上海金融中心和投资中心的作用,拓展区域内投资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优质资本、优良企业跨行政区的并购和资产重组等活动,以产权为纽带,建立企业之间的联系;陆雄文表示,在长三角区域,推动一体化的主要形式是企业跨地区分布和企业跨地区并购,企业跨地区并购,以此形成跨地区的产权联系,其结果就是企业的生产要素能够在更大范围内、特别是不同的地区之间自由流动,促进地区之间的相互渗透、逐步融合,形成以资源有效配置和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基础的区域专业化分工格局。
在这一过程中,包括现代物流组织在内的服务业体系对打破市场分割、形成长三角统一市场的作用将日益突出,陆雄文表示,服务业企业跨地区分布和经营,能在较大范围内统一市场建设,就支持上海服务业发展来说,关键是要扩大和延伸上海服务业的服务范围,上海服务业的服务对象应该不仅是上海,而是整个长三角乃至全国;对长三角其他地区来说,应该以更加开放的政策吸引上海服务业进入本地区。
谈及上海的作用,与会专家引用了一个比喻,如果把长三角视为一只蝴蝶,上海一次,就是蝶身,上海不仅要把自己做大,还要使周边的两翼强大,才能振翅高飞,作为两翼结点的上海必须用服务、交通、信息、金融等来联接周边,在当前现行行政区域格局和经济发展进程中,上海应该“退二进三”,集中力量发展服务业。当前,根据上海政府规划,2010年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将达到7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速度保持10%以上,这就指明了发展路径。同时,周边城市在承接了上海制造业转移之后,也要推动自身的生产服务业向上海转移,从产业角度实现专业分工,与上海形成互补,依靠上海从事生产服务业的核心作用,建立起相互配合、共同进步的良性互动关系。
陆雄文表示,去年上海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大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而且“三产”增幅的上升比“二产”整整快了一倍,上海产业的结构已经开始向“生产服务”为中心的方向演进;在上海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政府始终处于积极主导的地位,今后上海将继续深入建设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努力实现“四个率先”,不断加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服务的力度,在这一进程中,上海也将逐步成为企业总部所在地、技术创新中心和共享服务中心,必将为长三角整体发展提供金融、贸易、物流、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