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为企业搭建与基金合作平台 解决融资难题
文章来源:吉林日报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7年6月21日 10:02
6月19日,吉林省中小企业局、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以及四家基金公司在长春中小企业创业大厦礼堂举行中小企业股权融资——产业投资基金业务推介会,中比、中瑞、东盟、武汉光谷四大基金公司首次登陆吉林省寻找欲上市企业。现场有上百家企业代表参加这次推介会,他们纷纷表示对这四大基金很感兴趣,希望能借助其中一支基金,成功上市。省中小企业局、国家开发银行吉林分行和四大基金公司签署《基金投资合作谅解备忘录》。借助推介会机会,了解投资基金的有关情况,学会运用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发展,帮助我省中小企业建立与投资基金的联系,并在中小企业与投资基金将来的合作中提供优质和高效的服务,推动吉林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融资难已经成为吉林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从全国情况看,中小企业自我融资所占比重过大,在我国不论规模大小、经营年限长短,中小企业都以自我融资为主,比重高达90%,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的贷款额不足7%。融资难,导致中小企业日常运转困难重重,增长方式无法转换,自主创新能力难以提高,同时也会带来其它社会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以及广大中小企业共同面临的课题。
众所周知,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是吉林省经济发展中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的组成部分,但融资难一直是阻碍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瓶颈。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省中小企业局、金融等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今年吉林省政府又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民营中小企业,通过引进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进行股权融资,为解决中小企业局融资难开辟一条新的融资渠道。
目前,吉林省直接融资占融资总额的比重很小,资本市场发育滞后、投融资渠道不畅和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尤为突出,已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制约因素。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资产和信用的积累,很难得到信贷支持,更需要大力拓展直接融资。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对中小企业而言投资基金是直接融资的有效方式。
基金和银行贷款比较有其特有的优势,基金不像银行贷款需要抵押和担保,其融资金不需偿还,风险由投资方承担,适合中小企业缺乏现金流通、缺少抵押和担保品的特征。基金投资使企业资产规模扩大,降低了资产负债率,降低了财务风险;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财务状况。有良好业绩背景的产业投资者能够增加企业的再融资能力。
吉林省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优势的产品、广阔的市场、良好的发展潜力,但由于规模小,达不到上市的标准,同时也得不到银行贷款的支持。通过投资基金的前期投资,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机制,在短时期内做大规模,使之达到上市的标准,公司上市后投资基金可转让股权收回投资,完成投资基金从投入、培育、上市到推出的整个循环。对形成推进企业上市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小企业股权融资——产业投资基金业务推介会,把中瑞基金、中比基金、东盟基金、武汉光谷等投资基金引入我省,目的是搭建一个平台,使我省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和中小企业老总,了解投资基金,掌握投资基金的运作程序,促进与投资基金的合作,这是我省在融资方式创新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
引进战略投资者,帮助整合产业链。由于产业基金投资的项目不只一家,在投资行业的选择上有所侧重,被投资企业往往能够通过基金的投资参与,与上下游其它优势企业合作;并且通过基金的穿针引线,吸引其它战略投资者,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产业链,成为行业龙头。比如说中国玻璃、蒙牛集团就是很好的例证。
基金投资最好的退出渠道就是上市。基金通过向企业提供上市前所必须的资金、改善公司股权结构、财务制度和信息透明度,使企业符合上市的标准。同时,基金能够帮助和推动企业寻找适合的投资银行和上市时机,辅助企业最终实现上市。
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行长郭新双告诉记者,“我希望,通过这次推介会,使吉林省中小企业对产业基金有明确的认识,通过吉林分行和省中小企业局的合作,为企业搭建与基金合作的平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家开发银行吉林分行也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吉林省经济建设,改善吉林省金融滞后的现状,通过业务创新和制度建设继续推进‘富国’‘富民’目标的实现。”
目前,四大基金公司已与吉林省的汽车零配件产业、光电信息产业、医药产业的中小企业进行接洽,正在洽谈过程中。据介绍,如果双方进展的顺利,三四个月后,基金公司的资金、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就可进入企业。他们将与企业共生存、共进退、风险共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