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杭州湾跨海大桥贯通 专家称长三角区域联动提速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添加人:hnxxzx    添加时间:2007年6月27日 10:50
    由中国自行设计、建设和管理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二十六日全线贯通,计划于二OO八年北京奥运会前建成通车。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建军认为,该桥的建设,使中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区域联动时代。 
    形成浙江宁波至上海两小时交通圈 
    浙江省交通厅副厅长薛振安表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将改变浙江省的交通格局,能大大提升该省的综合竞争力。 
    首先,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中国沿海大通道中的第一座跨海大桥,突破了杭州湾的瓶颈,形成浙江宁波至上海为中心的两小时交通圈。 
    其次,大桥建设也有利于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促进宁波、舟山深水良港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 
    再者,大桥建设对周边县市的城市化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浙江慈溪、海盐和平湖等地瞄准这一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已有不少的规划设想,包括大力吸引人口、产业集聚,促进新区新城的崛起,做好、做足“大桥经济”文章。 
    “大桥效应”开始显现 
    杭州湾跨海大桥虽然距离正式通车还有一年时间,但跨海大桥给长三角南翼带来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生产要素的流动明显加速,众多城市的定位正在悄然改变…… 
    浙江宁波慈溪市委书记洪嘉祥说,宁波素来被称为陆路“交通末端”,位于宁波北面的慈溪市,更是“末端的末端”。“大桥的修建完全改变了这一状况,慈溪一跃成为交通枢纽,进入沪杭甬‘二小时交通圈’。依托大桥设立的杭州湾新区,则使整个城市变成块状。其规划面积就达到一百四十五平方公里,占到整个慈溪市总面积的十分之一还要多,同时可以接受上海和宁波的双重辐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大打‘桥牌’。” 
    城市结构与区位的变化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慈溪杭州湾新区最初由本地民营企业平移而来,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但随着跨海大桥的开建,这种局面骤然改观,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优质龙头企业纷至沓来,全球五百强之一的美国库柏公司、美国普洛斯物流、吉利汽车、慈能大型非晶硅光伏电池等,都不请自到。 
    大桥北端的海盐,同样建立了占地五十平方公里的杭州湾大桥新区。随着跨海大桥的兴建,这里已经成为投资热土。今年上半年,海盐合同外资达一亿美元,同比增长了五倍,一举成为浙北地区招商引资的佼佼者。 
    联动正当时 
    无论是大桥南端的慈溪,还是北端的海盐,都只是大桥效应的一个缩影。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说,大桥的真正意义,在于为上海和宁波的深层联动提供了可能,为长三角南翼的整体联动提供了可能。 
    徐长乐说,一桥贯通,满盘皆活。即便是长期“偏安一隅”的浙江台州、温州地区,在长三角的地位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教授、温州经济专家马津龙说,目前温州的工业用地比长三角其他地方贵得多,大桥建成后,交通的便利将使温州企业通过加速转移,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甚至,整个浙东、浙南的沿海产业带都将因此而重新互动。”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