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青海海南州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8月8日 10:25
    翻过日月山,再向南便进入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只见天高云淡、绿草茸茸,牛羊徜徉在连绵不绝的草原上;公路两旁的山丘上,成排的小白杨棵棵挺立,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这样的美景是海南州生态保护工作成果的显现。
    海南州位于青海高原腹地————“三江源”中华水塔区和青海湖湿地区域,黄河横贯州内五县,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位于自治州北部的青海湖,是维系青海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系,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州内黄河上游最大的沙漠化区———共和盆地的生态现状不仅影响着青海省的生态大环境,甚至影响到黄河流域的生态状况。根据这一特殊州情,海南州提出“治理生态促发展”和“生态立州”的战略决策,重点治理“一河”、“一库”、“一湖”、“两滩”和“十条沟”区域生态环境,发展高原特色产业,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海南州把政策引导作为促进生态保护和林业建设的支撑,通过推行“四荒地”拍卖、延长承包期以及“谁造林谁所有”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实现造林绿化,保持地区生态安全。根据区域环境特点,统筹“保、治、退、管”,综合“封、护、育、造”,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四期、“三江源”生态保护、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截至2006年底,海南州完成人工造林24.71万亩、全民义务植树239万株、新育苗1300亩。1999年至今,海南州共投入5亿多元建设了272万亩生态林,森林总面积扩大到52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增加到63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368%增加到现的在6.78%。  
    生态保护工作的加强,促进了海南州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了当地农牧民的生活水平。2006年海南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4亿元,较上年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2亿元,增长2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40元,今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根据规划,2010年海南州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6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有望达到3425元。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