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宁夏全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8月30日 09:58
    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农业增加值1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10.7元,增长14.7%。自治区农牧厅厅长赵永彪介绍说,自治区新农村建设总体上仍处于攻坚阶段,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和谐农村的任务十分繁重。为了全力推动宁夏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部署,围绕“一个核心”,确保“三个稳定”,实施“八大工程”,推动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围绕“一个核心”,就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是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要职责。内外结合,挖掘农业自身的增收潜力,拓展农村内部的增收空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拓宽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渠道,大力发展劳务产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
    确保“三个稳定”,一是稳定农村基本政策不动摇,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努力做到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三农”延伸、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二是稳定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基本农田这条红线,确保占补平衡,做到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耕地面积始终保持在1600万亩以上;三是稳定粮食产量不降低,一手抓粮食生产不放松,一手抓农业结构调整不动摇,保证粮食总产稳定在300万吨左右。
    实施“八大工程”。一是大力实施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工程。紧紧围绕枸杞、马铃薯等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和淡水鱼、葡萄等六大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扩规模,力争实现特色产业发展的两位数增长。二是大力实施设施农业建设工程。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市场营销、科技推广、质量安全、政策保障“四大体系”建设,坚持设施园艺、设施蔬菜、设施花卉、设施养殖等多样化发展,力争用2至3年,全区设施农业面积达到50万亩,到2010年实现户均1亩,规范化设施养殖普及率达到60%以上。三是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振兴工程。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着力提高枸杞、奶牛、马铃薯、玉米淀粉、果汁等农产品加工能力,从资金投入、信贷服务、税收优惠、用地管理、电价优惠、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大力实施以良种良法为主的科技创新工程。以推进农业科技入户为抓手,加快推广农业良种良法,重点推广一批基础较好、前景广阔、增产增收明显的成熟技术、关键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五是大力实施农业设施条件改造工程。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开发后备耕地资源,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现有耕地质量。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和生物质产业。今明两年,自治区将拿出2000万元,加快建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率先在全国建立省级农业数据库,以及区、市、县、乡、村五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六是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程。以规划为先导,以水、电、路、气、厕“五位一体”为基础,以村部、村卫生室、农家店为中心点,以砖瓦房为亮点,整合资金,集成政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配送。重点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完成6万户沼气池建设任务,年内川区新建改建农民新居32万户,山区改造危房危窑13万户。七是大力实施农村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统筹安排城乡公共资源分配,着力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的上学、看病、养老等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今年把全区23万农村特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八是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育工程。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实施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农民工技能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和“雨露工程”,下大力气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