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扎扎实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9月7日 15:23
9月6日上午,秋高气爽。记者驱车从济南向东,不到1小时,就来到章丘市相公庄镇的桑园村。这个2500多口人的大村,拥有大小企业40家,先后投资500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教学楼、幼儿园、老年公寓、桑园宾馆、沿河公园、文化广场等一系列公共设施。全村70%的群众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小康屋和村民公寓。他们坚持公益设施系列化、村企文化一体化、群众创建活动规范化,建成了“省级文明村”。
近年来,济南市以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乡村文化建设工程,通过具体措施,努力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享受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各类服务。
记者了解到,在2005年实施的农村综合改革中,济南市委、市政府明确规定,各乡镇都要健全乡镇文化服务站,并作为乡镇下属全额拨款三个事业单位之一,在机构设置上为乡镇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保障。截至今年6月,济南市已建设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活动和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为一体的乡镇综合性文化活动站64个,总面积16120平方米。
济南市90%以上的村都建立健全了“一室多用”的文化大院,其中50%以上的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室内面积达到150平方米以上,多数村图书阅览室达到30平方米以上,藏书2000册以上,报刊10种以上。他们还在农村组织开展以道路硬化、村庄净化、环境绿化、街灯亮化、两侧有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一条街”创建活动,截至2006年底,济南市行政村建成“文明一条街”4100条,投资总额近5000万元。
有了活动阵地,人才如何保证?济南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告诉记者,在广大农村大力发现和使用人才,已成为风气。在已经建立的综合性文化活动站中,站长平均年龄355岁,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5%以上。
他们还不断加强县、乡、村三级文化团队建设,乡镇都配备了文化活动辅导员和体育指导员,60%以上的村有业余文体活动团队,其中组建农民文艺团体200多个,年巡回演出达3000余场次,培育乡村农民文艺人才上万名。记者在历城区采访时,他们介绍说,全区常年活跃着100多个庄户剧团,剧团不仅在本村演出,还经常串村演出,到乡镇和市区演出;不仅演“拿来”的节目,还自己创作了一批地方特色浓厚、讴歌家乡新变化新面貌的节目。
济南市注重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协调发展,探索建立“反哺”机制,努力走好以城带乡、三级联动、示范带动、结对帮扶、联合援建和互动共享6条城乡共建“乡风文明”的路子。据悉,几年来,济南市各级先后有2000余个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与2000多个村结成共建对子,各援建单位都做到了明确援建目标、重点、标准和措施。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各援建单位仅扶持各村公共文化建设折合资金就达2000余万元。
济南农村文化建设,注意广泛性,就是在山区,也加快了文化建设步伐。9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济南市中区海拔754米的青桐山村,这里建成了具有“一室、一台、一广场、一橱窗”的高标准文化大院,其中图书室藏书3000余册;演出台面积近100平方米;健身广场占地近400平方米;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橱窗有展牌20块,为群众提供了学习、休闲、娱乐、健身等多功能的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