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迈出新步伐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9月7日 15:24
 

    ▲泰达时尚广场建筑与良好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天津滨海新区在发展中注重环境保护,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正逐渐成为区域交通中心,在天津港滚装码头上,大批汽车正等待装运出口。今年上半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完成1.58亿吨,同比增长22.9%,其中集装箱吞吐量33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0.6%。
    滨海新区地处天津东部沿海地区,占地2270平方公里,是继深圳、浦东之后,我国加快开发开放、带动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增长极。
    2006年4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政策措施,批准滨海新区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会议指出,天津滨海新区经过十多年的开发与建设,已经具有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各有关方面要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筹划,通力协作,扎扎实实做好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各项工作。
    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出台,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功能定位、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要求切实发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认真做好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新局面。在政策的支持下,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正形成新热潮。
    目前,一系列大项目正在滨海新区紧张施工,其中20个大项目投资就达1200亿元。到2008年8月,30分钟之内通达的京津快速铁路、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都将通车。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也已由原来的2万平方米扩建到12.8万平方米。    
    渤海银行正按既定目标稳健地发展,今年9月将在北京设立分行,年底争取在杭州设立分行。
    按照国务院制定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天津滨海新区将建成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态型新城区。
    为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天津已在滨海新区规划了七个功能区:100平方公里的港口物流区、正在建设面积10平方公里、全国最大的保税区;80平方公里的化工区;100平方公里的现代加工区;103平方公里的航空城;70平方公里的休闲度假区;20平方公里的商务区。随着滨海新区地位的提升和影响力的扩大,新区多年积蓄的能量正在不断释放,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加快规划编制
    滨海新区在现有规划基础上,按照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标准,提升规划水平,加快编制进度。争取年内完成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三年近期建设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海域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塘沽、汉沽、大港三区生态城区规划。抓紧编制控规和详规,争取明年上半年完成控规,完成重点开发地区的详规。
    完善基础设施
    滨海新区在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共53项,新开工项目9项,计划投资150亿元。重点是抓好18项海港、空港建设项目,确保完成投资38亿元,其中东疆保税港区今年底前4平方公里要实现封关运作,机场改扩建工程竣工,中心渔港海域防波堤工程完工。抓好13项交通工程,完成投资36亿元,其中中央大道全线、西中环跨海河大桥、海河下游“三闸二桥”、津汉快速路等9个项目全面开工,海滨大道津沽一线立交桥、南疆公路复线桥、中心路穿京山线地道等3个项目年内竣工,集疏港公路一期、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天津段等项目年内主体完工。抓好8项产业功能区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36亿元,统一规划建设水、电、气、热等公用设施。待建项目要进一步提升水平,正在建设的项目加快进度,已经建好的完善管理,使每一个项目都能发挥应有的效益和作用。同时抓好二期开行贷款项目,拓宽融资渠道,力争下半年融资100亿元,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抓紧项目建设
    滨海新区着眼于构筑高层次产业结构,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搞好服务,创造条件,和天津市有关部门一起,着力抓好乙烯炼化一体化、空客A320、天碱搬迁改造、冷轧薄板、造修船基地等20个大型项目,努力确保太平洋汽车零部件、中集集装箱、SEW精密机械、扎努西压缩机、约翰迪尔拖拉机等22个重点项目在下半年建成投产,确保太平洋国际集装箱、华元半导体等18个项目增资扩产。着力抓好加拿大铝业、亚实动力等30个已经确定的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着力抓好正在洽谈的大推力火箭、蓝星新材料等7个中央企业项目,抓好矿山机械、LED芯片、欧迪中国区总部等30个已经签约和即将签约的外资项目,加快前期项目进度。同时,推进产业功能区的土地拆迁、整备和开发,为项目进入创造良好条件。建立重大项目调度服务机制,把为各单位服务作为新区第一位的任务。
    ▲目前,南开大学泰达应用物理学院已建立起10个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实验室。近五年来已完成攀登项目、“863”计划、“97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跨世纪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各类攻关项目等50余项。拥有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17人,副教授14人,讲师9人,大多数人具有在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一年以上研究经历。图为科研人员正在做激光实验。
    打造全球手机制造基地
    在开发开放的强劲拉动下,新区正打造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基地。据天津海关统计,今年1月—7月天津口岸出口手机1503万部,价值17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82%和57.4%。  
    去年,天津的手机产量达1.05亿部,占中国手机产量的1/4,全球手机产量的1/10。今年以来,天津手机企业不断扩大投资,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近期将增资8亿元扩建手机产能,年产手机将从现在的4170万部扩大至近8000万部。这是该公司自2005年增资168亿美元后的第二次大规模增资扩产。  
    手机的产业链建设和产业集群也逐步形成,产业发展的基础扎实,发展后劲充足。摩托罗拉、三星和三洋等国际厂商的手机生产快速发展,带动产生了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仅在天津开发区及周边地区为摩托罗拉和三星电子等手机厂商加工配套的企业就有200多家,配套产品400多个,产值近200亿元。
    航空航天产业跨越发展
    日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天津航天城项目奠基仪式在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举行,标志着天津航天城正式开工建设。天津航天城项目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在天津滨海新区投资建设的航天高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坐落于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项目总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预计于2009年完成建设。项目建成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在天津的八三五七所和八三五八所将整体搬迁到园区,作为今后航天高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空客A320飞机总装线项目落户天津,其选址地—天津滨海新区临空产业区(航空城)内的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的“十一五”规划也已完成。在未来五年内,该基地将以国际先进民航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为重点,争取一批国外民航重大技术装备项目落地生产,最终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航品牌产品,并逐步建立起涵盖民航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运营等整个产业链的完整科技产业化体系。
    化工产业加快布局
    日前,记者获悉,在加快天津滨海化工区的建设过程中,天津市已规划大港化工区南北两大区域的工业用地和建设项目。其主要由炼油化工装置用地、乙烯化工装置用地、聚酯纤维装置用地、石化下游产品加工装置用地等几个板块构成。
    据介绍,炼油化工装置用地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大港化工区北区的中部,以现有炼油厂为基础,重点发展石油炼化工业,规划占地面积325公顷,到2015年前形成2000万吨/年的炼油能力;乙烯化工装置用地位于炼油化工装置用地南部,注重与炼油化工装置结合,重点建设两套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及乙烯下游产品加工装置。随着日前渤海化工集团与美国绍尔集团石伟公司成功签订了总投资为3502亿元的40万吨/年ABS树脂项目技术引进合同,该集团与天津100万吨乙烯项目对接建设的12个项目已全部落实。
    抢抓生物经济商机
    发展生物经济,是提升滨海新区产业层次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是滨海新区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重要内容。  
    天津在生物技术、生物医药、现代中药的研发与产业化方面,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天津拥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药物研究院等一批大学和科研机构,现有生物医药企业100多家,其中滨海新区是生物技术和制药企业最为聚集的区域,拥有包括全球500强企业、国内知名企业和众多的中小型医药研发企业,汇聚了葛兰素史克、泰沃、诺和诺德、诺维信等一些著名的外资企业,在现代中药、干扰素、抗生素、激素、酶制剂等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
    投资10亿元的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已于去年9月开工建设,园区将吸引国内外资本,用2年的时间,建设规划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国际化标准的,由研发、公共技术服务和孵化器等多种功能区组成的建筑群,成为全球有影响的生物医药综合性创新创业平台。
    加紧建设新材料基地
    总投资500亿元的天津蓝星化工新材料基地项目,是中国化工集团建设的第一个以化工新材料生产制造为龙头的大型生产基地。项目建成之后,将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
    天津蓝星化工新材料基地坐落于塘沽临港工业区西北部。项目用地全都由滩涂吹填造陆形成。天津蓝星化工新材料基地项目一期投资213亿元,项目主要分化工新材料、有机化工中间体和重油深加工三个板块,共计29套装置。蓝星天津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朋发说,作为中国化工集团成立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天津基地的建设始终坚持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标准,5大主要项目建成后将在多方面填补国内空白。
    汽车产业集群形成
    今年5月,丰田汽车的核心车型、选择中国为全球首发地的卡罗拉在天津滨海新区下线。在一汽丰田的带动下,汽车制造产业已成为新区工业的又一支柱。2003年,新区机械行业完成产值21274亿元,占全区总量的170%,2006年完成产值70963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34%。目前,韩国锦湖轮胎新厂已开业,平和、万都等零件企业也大幅增资。以丰田为龙头的汽车制造产业,正引领新区机械制造业快速奔跑。
    据悉,目前天津市的汽车年生产量为30万辆,按照天津市汽车产业规划,到2010年,天津市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整车产量超过100万辆,其中新区为60万辆,主要生产皇冠等高档轿车。国务院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预测,未来10年,我国可能形成10个左右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汽车产业集群。目前一个围绕丰田汇集了大批核心配套企业的汽车产业集群已经在天津形成,100家汽车相关配套企业相继落户天津开发区,其中的49家是为丰田做配套的。  


    ▲施耐德电器在滨海新区的生产线上,工人正在忙碌着。滨海新区良好的环境吸引了八方投资纷至沓来,目前已有多家全球500强企业投资该区。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