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金融危机十年后东亚经济亦喜亦忧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9月11日 15:25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受波及的亚洲各国经济遭到重创。1997年和1998年两年内有1000多亿美元撤出东亚地区,大约相当于该地区每年GDP的5%,导致泰国、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出现经济衰退,货币大幅贬值,通货膨胀率飞升,股市崩盘。几个月内,印度尼西亚的失业人数至少增加了80万,泰国150万,韩国135万。随着货币贬值,人们的工资水平下降。到1998年底,韩国的实际工资降低了12.5%,泰国降低了6%。
  如今10年过去了,这些东亚国家已经今非昔比,经济更加繁荣,贫困人口锐减。世界银行预测说,到2010年,东亚95%的地区将进入中等收入行列。但是东亚经济体要想更上一层楼,进入高收入行列,还需要克服许多艰巨的挑战。联合国日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则指出,尽管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迅速,但印度尼西亚、韩国、泰国与菲律宾最近经济都出现一些问题,并有可能因资金大举撤出而再次陷入金融危机。
  经济增速令世界瞩目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金融危机10年后的东亚》研究报告说,10年来东亚国家在改革金融制度方面取得长足进展,韩国改组了银行体系和家族公司制度,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建立了更加稳定的金融产业,目前东亚国家普遍享有的经常账户盈余,使它们得以建立充足的外汇储备,为防止未来出现新的金融危机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东亚也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中国、越南、柬埔寨和老挝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令全世界瞩目,彻底改变了东亚昔日贫穷落后的经济格局。目前东亚新兴经济体的总产值已经超过5万亿美元,经济规模比金融危机前扩大了一倍以上,人均实际收入增加了75%,生活在每天两美元的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也从10年前占总人口的50%,下降到29%。报告预计,按照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到2020年,东亚20亿人口中,将只有1/1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以新加坡为例,由于对外贸的依存度过高,新加坡经济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一度出现自独立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新加坡政府及时推出"经济重组计划",在控制劳动力成本、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加强外部经济联系等方面做出多方面改革。自2004年下半年起,新加坡经济逐步走出低谷。新加坡一家会计公司负责人表示,新加坡目前经济形势走好,很大程度上还是从中国经济发展中受益。新加坡专门提出了"搭乘中国经济顺风车"的"中国策略"。政府制定了多项政策措施,包括设立中国商业资讯中心、在中国建立新加坡总商会办事处、派遣官员赴华进修以及提供学习华文的环境与设备等。
  和其他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一样,中国香港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香港经济连续好几年在低谷徘徊。回归祖国之后,依托内地的支持,香港经济逐步摆脱困境,强劲复苏,在"亚洲四小龙"中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香港经济增长率高达8.1%;2005年,香港经济增长率为7.3%。2006年2月,香港财政司司长唐英年宣称,香港已经正式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重新恢复了活力。 世行的报告也认为,随着东亚经济难以置信的增长,新一轮的挑战也在出现,如果不妥善应对,就有可能延缓增长。一个关键挑战是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历史表明,虽然许多经济体都能够从低收入进入到中等收入水平,但较少国家能够继续攀升到高收入水平。在东亚地区,已有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经验表明,过渡到高收入水平是有可能做到的,但不是轻而易举的。要应对大量复杂的挑战,从提高劳动队伍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性,到建立成熟的金融系统,从保持社会凝聚力,到大幅度减少腐败。没有这些艰难的政策和制度改革,国家就会停滞不前,无法挣脱中等收入水平。
  世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总经济师巴塔萨利说,现在中国面临着中等收入挑战,许多挑战都和环境压力有关。中国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30个城市里占了20个,主要原因是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国民经济以制造业而不是服务业为主,增加了环境压力。为了解决这些和其他问题,中国政府正在制定以"恢复经济平衡"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政策。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目标是实现生产从工业向服务业转移,更多地依赖内需,更公平地分享增长成果,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
  谨防再次爆发金融危机。让一些亚洲国家紧张的是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4月18日发布的《2007年亚太经济和社会调查》报告指出,尽管亚洲地区经济发展快速,但印度尼西亚、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的经济发展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给予密切关注。
  报告特别强调,亚洲国家今年最大的经济挑战就是如何管理其货币汇率,各国央行应挑选最合时宜的金融政策,例如增加货币汇率的弹性。因为许多亚洲货币兑美元的汇率去年大幅上扬,并且预计今年还会上升,各国央行采取的干预措施也未能阻止这种情况发生。报告警告,除了马来西亚外,上次受到危机肆虐的相关各国,去年开始又浮现再陷入危机的风险。
  目前亚洲区域仍然面临六大风险,即油价的显著波动、美国住房市场急速降温、全球逆差问题加剧、日本经济逆转持续复苏走势、中国经济过热及禽流感散播。
  由于美国经济放慢、美元贬值和全球对电子产品需求量下降,外部经济环境略逊于去年,亚太地区经济预计在2007年将增长7.4%,低于2006年的增长7.9%。但该地区经济仍保持活力,三大亚洲经济体中国、印度和日本将保持增长势头,并为亚太地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