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整合资源显优势 创新发展上台阶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10月18日 10:06


    北汽控股公司汽车产品“全家福”。



    福田重卡在全国卡车大赛上展露雄姿。    


    北汽控股用5年的发展实践,回答了北京该不该大规模发展汽车制造业的问题。
    2002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汽车制造业,使之成为首都经济的高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柱。
    5年来,有一组数据可以证明北京汽车的发展速度:2001年2月到2004年9月,北京汽车产销量实现从200万辆到300万辆的飞跃,花了3年半多一点的时间;从300万辆跃至400万辆时,时间缩短至不到2年;突破500万辆大关时,仅仅用了1年半!而此前,北京汽车产销量从零到100万辆,花了整整35年;从100万辆到200万辆,还用了8年。
    梳理北汽控股近5年的发展道路,人们清晰地看到一条路径,即舞动整车龙头、加快改革调整、促进汽车制造与贸易有机融合,沿着这条路径,北京汽车规模不断做大,实力不断增强,现在又迈上跨越发展之路,倾力打造一个全新的汽车产业和汽车企业集团。也许,这就是北汽控股留给人们的启示。
    舞动龙头:做大北汽规模
    北京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曾有过辉煌的历史: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辆轿车“井冈山”牌轿车;诞生了我国第一辆轻型越野车BJ212越野车;诞生了我国第一辆轻型载货车BJ130货车;诞生了我国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
    然而,上世纪末,北京汽车陷入发展困境。2000年,北京汽车刚刚历经连续3年的亏损,汽车产量滑至12万辆以下。2001年,“十五”开局,北京汽车提出到“十五”末产量要达到30万辆的目标。短短的5年,北京汽车不仅要走出亏损,而且还要将产量规模扩大到30万辆。
    北汽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说,汽车是一个规模经济突出的产业,没有规模,举步维艰。于是,北京汽车坚定地选择了规模化之路,而且突破口定为轿车。
    在汽车行业,轿车是核心,特别是在轿车开始进入中国家庭后更是如此。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在任何一个车市的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都是轿车。
    北京发展轿车工业,起点是合资。
    这是一次对外合作的极速之旅。2001年9月,北汽控股与韩国现代开始洽谈合资合作事宜;半年后,双方在京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1个月后,双方在韩国首都签署合资协议;2002年10月,作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北京现代揭牌。从洽谈到公司挂牌,仅仅用了短短1年时间!
    这更是一次产能扩张的“速度神话”。挂牌仅2个月,北京现代生产的第一辆轿车索纳塔牌轿车就正式面市,而在发达国家,从开业到出车的最短纪录为7个月!随后,北京现代产量迅速飙升,2006年其产量达到30万辆!这个数字与北京汽车到“十五”末的规划产量数相同,不同的是,后者指的是汽车总产量,而前者仅为轿车产量。
    像一个龙头,北京现代舞动了北京汽车规模扩张的脚步。据统计,北京现代的产销量已突破80万辆,其中伊兰特突破50万辆,成为我国第4个单一品牌产销突破50万辆的轿车品牌。
    当然,舞动北京汽车规模扩张的龙头不止北京现代一个。
    北汽福田,北汽控股麾下又一整车企业,1996年成立,现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商用车企业。从成立到2006年的10年间,北汽福田的汽车产量达180万辆,同样也创下中国汽车史上的速度纪录。如今,北汽福田的汽车年产量已接近50万辆。
    还有北京奔驰—戴克,这是一家从北京吉普嬗变而来的企业。2003年,北京吉普的合资合同到期,为了使合资继续下去,北汽控股与戴克集团进行了艰苦的磋商和谈判,最后双方将合资合同延长30年,并将北京吉普重塑为北京奔驰—戴克。目前,该公司已成功推出克莱斯勒300C、梅赛德斯—奔驰E350、E230、E280优雅型、E280时尚型等高端轿车,中高级轿车铂锐也将在年内上市。
    还有北汽有限,主打产品是越野车,其自主研发的北京·勇士已成为北汽控股自主品牌系列中的一个亮点。
    4个龙头,一个整车方阵。在它们的舞动之下,北京汽车规模迅速做大,2001年到2007年,北京汽车工业的产销总量实现了从200万辆到500万辆的突破!
    改革调整:做强北汽产业
    规模扩张,如果没有竞争力支撑,将难以为继。北京汽车竞争力的支点在哪里呢?
    北汽控股成立于2000年9月,由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改制而成,授权经营管理北京市汽车产业内的国有资产。这是一个庞杂的领域,既有整车企业,也有零部件企业,还有汽车流通企业,且大都规模小,负债高,亏损重。
    面对这样一个局面,北汽控股只有一种选择:通过改革调整,推进国有资产、国有企业的整合、重组和优化,寻找竞争力支点,做强汽车产业。
    债务重组,是北汽控股提高竞争力的第一选择。由于多种原因,北汽控股麾下的企业沉淀了高额债务,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2006年12月15日,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北汽控股与信达资产公司以“债务重组、战略合作”为原则,签署了债务重组协议。这个协议的签署,标志着长期困扰北京汽车工业发展的债务“坚冰”终于突破,对北汽控股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构建改革调整平台,是北汽控股的又一举措。今年4月26日,北京汽车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负责处置北汽控股旗下的金融债务,逐步解决北京汽车的历史包袱和负担。此举将有力推动北京汽车优化资本结构、理顺资产关系、盘活存量资产,积极、稳妥地推进劣势企业退出,进而推动北京汽车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劣势企业退出,亦是北汽控股的一个举措。今年8月22日,北汽控股举行了首批12户企业划转北汽资产公司的启动仪式,在积极、稳妥推进劣势企业退出工作中迈出极为关键的一步。据介绍,近1年来,北汽控股先后推进了北内集团总公司的整体调整、北京北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人员分流和北京市汽车制动泵厂的破产实施,北京华安阳光劳务派遣有限责任公司等19户企业分期分批划转北汽资产公司的工作亦在积极进展之中。
    债务重组、劣势企业退出等一系列整合动作,为北汽控股打造竞争力奠定了基础。据了解,在处理北京汽车内部不良资产的同时,北汽资产公司还将通过资本运作和资产经营,采取兼并、置换等途径,培育3至5家经营健康、效益良好、符合北京汽车工业整体发展战略的企业,从而优化和提高北京汽车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在徐和谊的心目中,做强北京汽车还有一层含义,就是一方面扩张规模,提高产能,一方面增加品种,扩大竞争区域,实现跨地区的发展,积极推进战略联盟。只有这样,北京汽车工业才能由小而大、由大而强。
    有机融合:做新北汽平台
    在那场关于“北京该不该大规模发展汽车制造业”的争论中,人们达成一个共识:像北京这样的城市,无论制造业怎样发达,现代服务业都应成为其主导产业。
    徐和谊说,发展汽车制造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并行不悖。据他透露,北汽控股正致力于推动现代汽车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使首都的现代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和服务贸易环节延伸,培育自主品牌,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聚集,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打造一个全新的汽车产业。
    这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在徐和谊的心目中,现代汽车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其核心是实现整车、零部件、汽车服务业的对接和联动。他说,汽车是一个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前端是零部件,后端是服务贸易。从世界范围来看,汽车产业利润已呈现从制造环节向零部件和服务贸易转移的态势,因而,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在做大北京现代、做精北京奔驰、做强北汽福田、做专北汽有限的同时,大力发展零部件和服务贸易产业,实现产业间的关联和互动,增强北京汽车工业的盈利能力。
    在促进汽车制造与汽车服务贸易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过程中,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是个关键,因为它不仅通过研发促进两者的融合、互动,而且它本身就是现代汽车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徐和谊说,北汽研究总院首先是一个资源整合的平台,它不仅要有能力整合北汽控股内部的研发资源,而且要整合北京地区乃至全中国、全世界的研发资源,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北汽研究总院将形成一套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北汽研究总院其次是一个开放式的集成创新的平台,它研究的对象和领域不仅仅局限在北汽控股内部,国内大型汽车企业的难题都可以在这里进行研发,而且所有研究项目都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让它成为汽车产业集成创新的策源地。据他透露,到“十一五”末,北京汽车这套研发体系不仅要成为北京汽车整车技术的主要来源地,而且要进入全国一流汽车研发机构之列。
    执著奉献:弘扬北汽精神
    这是一串奋斗的足迹。
    5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但凝结在这1800多个日日夜夜上的士气、作风、品质和信念却让人难忘。
    记得那是2002年,500把镰刀割去一人高的荒草,董事长徐和谊带领员工开始了北京现代创业的征程;
    记得那是一个有着桑拿般天气的夏天,为了让北京现代工厂能如期建造,北轻汽职工不畏天气闷热,只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顺义汽车制造基地的移交;
    记得那是2003年,美籍华人邬学斌被北汽人“三顾茅庐”式的求贤精神感动,毅然选择了北汽福田。这位底盘和刹车系统专家的回归,带来一批“海归”的加盟;
    记得那是北京·勇士攻关的日子,北汽人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硬是进行了近百种、里程达万公里的多轮次性能、可靠性实验和模拟性实验,最后打造出一款自主创新因子最多、国内最为先进的轻型越野车;
    记得那是奔驰项目谈判的日子,为了让世界名车奔驰早日落户北京,因为有7小时时差,所以北京汽车的谈判人员主动延长工作时间7个小时,夜以继日,昼夜难分;
    记得那是零起步的日子,为了成为北京现代的配套商,有着悠久历史的北京内燃机厂选择从一根凸轮轴重新启程,2004年,22万只凸轮轴成功装上北京现代发动机,北内也因此成为北京现代4家优秀配套企业之一;
    ……
    北京汽车人把这些精彩片段凝炼成“奋力拼博、团结协作、知难而进、志在必得”,他们称之为“汽车精神”。北汽人说,这一切,都源于他们身上肩负着的那份希望与重振北京汽车雄风的希冀。
    如今,用梦想点燃激情的北京汽车人,正坚持不懈地用奋斗实现希望、用发展拥抱明天,不断书写北京汽车新的辉煌。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