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渣打银行经济学家:中国央行正迫切准备加息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10月31日 09:53

  渣打银行经济学家称,中国央行30日票据发行预示即将加息。中美息差缩窄暗示中国央行处境艰难,但目前仍难确定这将引发对人民币政策的重新思考。
  渣打银行经济学家王志浩与常钟10月30日撰文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一年期央行票据的举动引发市场些许震动,该票据参考收益率为3.6055%,高于10月23日上次发行时的3.4554%。两位经济学家认为这显示当局有意继续执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同时这也向市场发出信号,央行正迫切准备上调利率(正如其26日当周在《环球精英联盟》"关于中国央行加息预期的六个理由"一文中所述)。
  通过对央行一年期票据利率与央行管理下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的走势分析可以看出,两者的移动正日益接近。近数月来,央行利率首先变动,但在07年3月的状况不同。鉴于当前的各方消息与10月票据发行状况,王志浩与常钟认为目前央行行为正是一种即将加息的信号。当然此举似乎符合普遍预期,争论焦点在于加息的具体时间,而非是否升息。30日央行的货币回笼之举仅仅是一次小规模的票据发行,仅筹得人民币20亿元(2.7亿美元)。两位经济学家猜测,这部分是由于多数银行仍在等待从IPO中筹措资金,同时这意味着短期流动性偏紧。但从结构上来看,这依然是一个极具流动性的市场,所有外汇大量流入。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29日的讲话发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信号。易纲近期对中国与美国之间息差缩窄的忧虑再次增强。这至少为中国央行带来两大挑战。第一,息差变动增加了持有人民币与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同时美元魅力减弱,标准的套息交易目前几乎均单边押注人民币升值。由此有必要考虑一年期美国LIBOR定价(投机商的借款成本,当前为4.63%)与中国央行一年期票据利率(当前为3.6055%)之间的差距。目前的差距是1.03%,而在一年之前两者之差是2.55%。息差方面,这的确支持短期流入,但王志浩与常钟认为很容易夸大其重要性。同时众多学者与经济学家已试图验证是否息差会在鼓励外汇流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截止目前的数据足以说明,压力下的息差值得担忧,且若中国央行利率逐步高于美国利率的话,则将引发重大忧虑。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关注正价差向负价差转变的这一前景。正如王志浩与常钟在以前早已指出的,中国央行目前买入美国票据的做法是不同寻常并显然有利可图的。(参见07年1月5日《环球精英联盟》中的"中国央行正迎接一个愉快而富足的新年"一文)。因此需对美国短期国债利率(当前为3.96%)与中国人民银行票据利率(3.6055%)之间的差距予以研究。目前两者之差更为持紧,为0.35%。(美国LIBOR与美国国债利率之差可归因于信贷忧虑)。当息差持紧的情况下,似乎迅速转向负价差,显然获利的努力将导致亏损。(当然,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实现的是类似结果,但效果并非如此显著)。银行方面也将经历痛苦,因票据利率跌至票据收益之下。
  30日,王志浩与常钟称,无法预计帐簿的温和损失或中国外汇储备或商业银行规模会引发对汇率重新进行基本的思考。目前通胀预期显然略有放松,多数经济学家预测08年CPI将表现温和,中国央行可能正考虑在美联储之前采取更为积极的决策。
  王志浩与常钟相信,美联储联邦基金目标利率07年底前将由目前的4.75%下降50个基点至4.25%,而后趋稳。但鉴于当前市场对房市及相关消费风险的忧虑继续升稳,中国央行也必然对此表示担忧。(世华财讯)
  相关新闻:
  中行:10月CPI或重新摸高 央行可能再度加息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发布的最新一期研究报告预计,中国10月份整体CPI同比增幅将达到6.4%左右,相比9月份的暂时回落可能会重拾升势,而这将触发央行再度加息。
  报告调高10月非食品类CPI环比增幅至0.2%,同比增长1%,预计10月食品类CPI环比增幅为0,同比增长17.4%。这样10月整体CPI预计同比增幅将为6.4%左右。报告同时认为,10月PPI同比升幅可能继续小幅增加,这两方面的数据将将触发央行再度加息。
  报告表示,从长期来看,粮食价格可能小幅上涨,食品价格将维持高位,而能源价格国际国内价差扩大对于政府的压力在不断增加,如果2008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在6%-7%左右的水平,在政府不出台大的价格改革措施前提下,明年CPI同比增幅将在3.5%左右。
  报告同时指出,第三季度经济"退烧"可能只是表面现象。由于目前我国投资增长很大程度仍靠外需增长拉动,出口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出口交货值在7月、8月降至较低水平后,9月又重新快速增长15%(900亿),带动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重新走高至18.9%,由此可见第三季度经济表面"退烧"主要来源于7月出口退税调整造成第三季度出口调至第二季度,经济发展偏快的势头仍未根本得到扭转。(上海证券报)
  经济走势不断升温 多数经济学家建议继续加息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于2007年9月底进行的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2007年三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4.91(取值范围在1-9之间),比2007年二季度低0.82点,为2004年一季度以来最低值。调查表明,经济学家对不断升温的经济走势表现出明显的忧虑。
  10月29日出版的《财经》杂志披露了此次调查的主要结果。报告称,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即期经济景气指数(对当前总体经济形势的判断得分)与预期经济景气指数(对未来六个月总体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得分)的算术平均数。大于5分表明对经济形势的评价是积极的、乐观的,分值越高说明越充满信心;小于5分表明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消极的、悲观的,分值越低说明越缺乏信心。
  调查显示,13%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过热",比二季度增加6个百分点;66%认为"偏热",在一季度增加2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个百分点;只有19%认为"正常",比二季度减少7个百分点。
  关于通货膨胀,调查显示,65%的经济学家认为,2007年CPI涨幅达到或超过5.0%,比二季度增加59个百分点,平均预测值达5.3%,比二季度高1.8个百分点。对于2008年CPI涨幅,55%的经济学家认为达到或超过5.0%,认为会低于4%的仅占16%,平均预测值为5.1%。
  基于近期物价的持续上涨,部分经济学家对是否会产生通货膨胀表示担忧。调查显示,3%的经济学家认为,根据目前态势,中国通货膨胀问题"非常严重",45%认为"比较严重"。不过,也分别有44%和8%的经济学家认为"不太严重"和"没有问题"。
  关于资产价格,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偏快,且上升势头尚难遏制。认为目前平均房价水平"过高"和"较高"的经济学家分别高达43%和53%,只有4%认为"正常"。同时,超过半数(53%)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我国房价上涨速度"过快",38%认为"较快",只有9%认为"正常"。
  至于未来6个月国内房地产价格,97%的经济学家认为会继续上涨,与二季度持平;其中18%认为"上涨10%以上",比二季度增加10个百分点;69%认为"上涨5%-10%",比二季度减少9个百分点;10%认为"上涨5%以内",比二季度减少1个百分点。
  关于股市泡沫,30%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中国股市"存在严重泡沫",比二季度增加2个百分点;55%认为"存在结构性泡沫",比二季度增加5个百分点;只有不到16%认为"泡沫不大,基本正常 。至于未来6个月国内股市价格,调查显示,43%的经济学家认为会"上升",比认为会"下降"的多29个百分点,另有43%认为会"稳定"(或波动)。
  关于人民币汇率,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还将保持温和升值态势。5%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6个月人民币汇率(兑美元)将"基本稳定",58%认为将"升值3%以内",与二季度持平;31%认为将"升值3%-5%",比二季度减少2个百分点;还有5%认为将"升值5%以上" 。
  至于政策建议,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应改变目前实际利率为负的状况,84%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6个月存贷款利率应该"提高",仅16%认为应该"不变"。此外,不少经济学家建议,适当提高2008年通货膨胀调控目标,为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创造条件,同时也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流动性过剩的冲击。(财经)
  易纲:美次贷危机加大我国调控难度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昨日在北京表示,由于次贷危机的发生,美国进入了降息周期,而我国现在已经进入升息周期,中美利率一增一减的变化增大美元贬值的可能性和压力,这加大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
  易纲是在出席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次学术研讨会时作上述表示的。他说,总结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我国要加强市场的基础建设,发展直接融资,尽量分散风险。
  易纲说,理论上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流动性紧张可以减少资金流入的压力,但在流动性紧张的时候,有些资金需要寻找相对安全的市场,中国可能就是这些资金寻找的避风港,所以二者的力量相互抵消了。(证券时报)
  苏宁表示:继续实施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在昨天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金融市长暨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发展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表示,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继续实施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适度从紧
  苏宁表示,今后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加强改进金融宏观调控,努力保持币值稳定;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继续实施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灵活采取综合措施,完善和创新政策工具;适当加大调控力度,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认为,中央银行需要进一步收紧银根,收紧流动性;同时,充分利用财政政策,抓紧推动扩大内需工作。
  夏斌表示,当前资产价格上升的压力比较大,其基本原因仍然是货币过多。虽然中央银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甚至达到多年来中央银行最高的存款准备金比例,但现在和以前的情况不同。
  他指出,过去在信贷控制之下,存款准备金制度更多是作为信贷资金分配的补充。而现在存款准备金制度更多的是体现市场调控的程度,而且是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和外汇储备过多背景下对冲的需要。
  他建议,要提高市场利率,重点是货币市场利率,进一步刺激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市场的发展,"这有利于减少信贷市场的规模,如果能缩小银行的存贷差效果会更好。"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苏宁表示,今后一段时期,继续加强金融生态建设的任务仍然比较艰巨,改进金融信贷环境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需要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参与和支持,充分发挥良好的金融生态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推动作用。
  他指出,地方政府要进一步转换经济管理职能,进一步改变行政审批过多、审批规则模糊、审批职责不清的现象,正确界定政府和企业、市场的关系,把握政府职能管理的范围和管理方式。加快政府职能改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要通过规划和政策引导、信息发布来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切实把经济管理职责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理顺融资渠道,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明确投融资活动中风险和收益的责任关系。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制,健全市场规则和维护市场秩序。
  科技部副部长吴忠泽表示,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向金融证券主管部门主动开放科技资源,要将在实施各类计划中所产生的优质科技企业推荐给金融、证券和创投机构,使它们尽快进入资本市场。同时,将高新区作为金融证券改革的实验区。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认为,发展区域性股份制中小银行是改善金融生态的根本途径。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