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上海市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战略若干思考
文章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11月5日 09:01
  内容提要:把上海建设成国际贸易中心,是党中央对上海提出的战略目标。放眼世界,纽约、伦敦、东京以及我国香港等国际贸易中心城市都已实现了国际市场多元化。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市场多元化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外贸发展平衡、维护本国本地区的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要实施外贸市场多元化的难度普遍加大。因此,回顾上海市外贸市场结构调整和多元化演绎过程,推进多元化进程,就外贸市场发展战略提出一些思考,是十分有意义的。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市场多元化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外贸平衡发展、维护本国本地区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当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外贸市场多元化的难度普遍加大。因此,回顾上海市外贸市场结构调整和多元化演进的过程,总结经验,对上海市继续优化外贸市场结构,进一步推进多元化进程,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上海市外贸市场结构演化过程
  1、前苏联和东欧地区曾是上海市外贸出口的主要市场
  上世纪50年代初,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上海市主要发展对前苏联及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向这些国家的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53年的68%上升至1957年的83%60年代初,由于中苏两国关系的变化,中苏贸易额骤然大幅度下降。1969年向前苏联的出口总额仅为1959年的1.7%,占上海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也由47.3%下降到0.7%,而1964年开始向港澳地区的出口额首次突破亿美元,比50年代有成倍增长,占上海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也由1959年的6.1%上升至1969年的18.2%
  2、对发达国家出口比重上升
  上世纪70年代,随着中美开展对话、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邦交正常化,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相应改善,上海市外贸出口市场格局也发生变化。对美国的出口额由1972年的0.05亿美元直线上升至1979年的1.63亿美元,7年增长31.6倍,占上海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也由0.4%提高到6.5%1970年至1979年,上海市对发达国家的出口额增长近4倍。发达国家占上海市出口总额的比重由40.4%提高到49.6%。如考虑经港澳地区的贸易大部分是同发达国家的转口关系,则发达国家在上海市出口总额的比重将在60%左右。
  3、改革开放逐步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在继续巩固和扩大发达国家和港澳地区市场的同时,恢复发展与扩大发展中国家和前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还积极开拓东南亚、中东、南美、拉美、中亚、大洋洲等新市场。1999年,上海市出口额最多的前10位贸易合作伙伴是日本、美国、中国香港、韩国、德国、新加坡、中国台湾、英国、澳大利亚、荷兰。
  4、多元化进程稳步推进
  进入21世纪,上海市外贸出口市场多元化进程稳步推进。传统市场有新发展,新兴市场有新拓展。2006年,上海市对欧盟进出口额高达454.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出口260.45亿美元,增长27%;美国为第二合作伙伴,进出口额414.38亿美元,增长22.8%,其中出口282.74亿美元,增长24.3 %;对日本进出口额位居第三位,为344.01亿美元,增长13.7%,其中出口151.71亿美元,增长13.6 %。其次是东盟、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上述六大贸易伙伴2006年进出口额达1741.47亿美元,占上海市进出口总额的76.6%,其中出口922.18亿美元,占上海市出口总额的81.2%。新兴出口市场日趋活跃,2006年,上海市出口量较大的新兴出口市场有印度、俄罗斯、阿拉伯酋长国、巴西、智利等国家,出口增量分别为6.62亿美元、2.55亿美元、1.31亿美元、1.64亿美元、1.09亿美元。至2006年底,上海市已与228 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客商建立了贸易往来,贸易合作伙伴遍及全球。
  二、近年来上海市外贸出口市场结构变动的主要趋势
  1、出口市场集中度明显降低
  2000年,上海市前10位出口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占上海市外贸出口总额的75.7%。这也是2000年以来上海市这一指标的最高值。除2002年比上年有所回升以外,以后其他年份都处于逐年下降的过程中,2006年为70%,比2000年下降5.7个百分点(见表1)。这表明,进入21世纪以后,上海市外贸市场多元化又有新的进展。
 
1   2000年以来上海市外贸出口市场集中度变化情况(单位:%)
  
  2、出口前10位国家和地区基本稳定
  2000年至2006年的7年间,共有12个国家和地区进入上海市外贸出口前10位国家和地区名录。其中,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连续7年进入前10名,荷兰6次,法国4次,马来西亚3次,意大利1次。在这12个国家和地区中,亚洲6个,欧洲5个,美洲1个。在8个连续7年进入前10名的国家和地区中,亚洲有5个,欧洲2个,美洲1个(见表1)。
 
1   2000年以来上海市外贸出口前10位国家和地区
                                                   单位:亿美元
国别
(地区)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美国
56.25
2
58.98
2
73.24
1
119.94
1
179.50
1
227.39
1
282.74
1
日本
60.81
1
63.89
1
70.01
2
87.66
2
117.83
2
133.56
2
151.71
2
中国香港
23.02
3
26.22
3
31.19
3
45.26
3
69.20
3
85.66
3
102.02
3
德国
9.48
5
12.40
4
12.21
4
21.14
4
33.95
4
42.48
4
55.90
4
荷兰
6.16
8
7.09
7
7.72
9
 
22.22
8
35.07
5
40.26
5
韩国
10.59
4
10.14
5
11.60
5
14.83
6
25.11
5
30.88
6
38.67
6
中国台湾
5.67
9
6.10
9
8.79
7
14.22
7
24.04
7
25.71
7
35.56
7
英国
7.07
7
7.05
8
8.12
8
11.17
9
19.00
10
24.70
8
32.35
8
新加坡
7.88
6
8.39
6
7.11
10
11.83
8
19.09
9
22.32
9
29.88
9
法国
 
 
 
19.74
5
24.53
6
20.91
10
26.09
10
马来西亚
 
5.23
10
10.65
6
10.55
10
 
 
 
意大利
4.98
10
 
 
 
 
 
 
 
  注:括弧内为当年排序
 
  3、美、日轮流位居上海市出口第一,香港稳居第三
  2000年和2001年,日本是上海市最大的出口市场,占上海市外贸出口的比重接近四分之一。2002年至今,美国取代日本成为上海市第一大出口国,占上海市外贸出口的比重基本上稳定在四分之一左右。中国香港7年来稳居上海市第三大出口市场的地位,占上海市外贸出口的比重接近10%。我国台湾占上海市外贸出口的比重在2.2-3.3%之间,排名在第七和第九位。
  4、新兴出口市场日趋活跃
  尽管发达国家和地区仍然是上海市外贸出口的主要市场,但近年来新兴出口市场日趋活跃。2004年以来,上海市对印度、泰国、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出口连续3年增量超亿美元,增长率也连续3年超过全市平均增长率。2006年,上海市出口增量超亿美元、增幅超过全市平均增长率的新兴市场国家有印度、泰国、土耳其、马耳他、波兰、俄罗斯、捷克、巴西、墨西哥、智利、利比里亚、南非等(见表2)。
 
2   近年来上海市部分新兴出口市场出口增量及增长率
                                                  单位:亿美元
国别
2004
2005
2006
增量
增长率%
增量
增长率%
增量
增长率%
全市
 
51.6
 
23.4
 
25.2
印度
2.28
93.4
3.55
75.3
6.62
80.1
泰国
2.69
65.3
2.30
33.8
2.39
26.3
土耳其
 
 
 
 
3.21
96.1
西班牙
 
 
 
 
3.41
33.8
芬兰
 
 
1.26
66.5
1.23
39.0
马耳他
 
 
1.15
52
2.07
15
波兰
 
 
 
 
2.21
83.6
俄罗斯
1.23
67.9
1.61
53.0
2.55
54.9
捷克
 
 
 
 
1.85
15
巴西
1.93
85.1
1.22
29.1
1.64
30.3
墨西哥
 
 
 
 
4.13
71.1
智利
 
 
 
 
1.09
55.5
利比里亚
 
 
 
 
1.05
67
南非
 
 
 
 
1.53
45.6
 
  三、市场格局演变的启示
  1、改革开放是市场多元化的根本动力
  在改革开放以前,贸易往来往往是政治关系的继续,市场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国家间政治关系变化的反映。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外经济交往面越来越宽,主动性和稳定性也越来越强,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格局,有利于上海市融入全球化分工体系,成为国际贸易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
  2、城市功能建设为多元化市场提供了功能平台
  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是一项国家战略。随着四个中心建设的推进,上海市城市功能逐渐强化,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货物流川流不息地汇聚于上海市,为上海市外贸企业提供了市场信息。外贸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推进,基础条件是外贸出口商品多样化的形成。而出口产品多样化的形成,又依赖于统一的产品供应市场的形成。上海市外贸企业组织全国各地产品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产品出口,扩大市场覆盖面,有利于优化市场结构。
  3、国内外经济的发展是市场多元化的深刻背景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经济已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国经济自1999年以来增长率也逐步提高,2003年也跨上了两位数增长台阶,2006年已达到11.1%。上海市和全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为上海市开展对外贸易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世界经济发展势头也很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2006年世界经济增速达到5.1%,高于2005年的4.9%。这使得过去4年成为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一个4年。
  4、上海市在国际分工中特殊地位的确立是市场多元化的前提
  经过改革开放,上海市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国际和国内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上海市既是建设中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又具有很强的工业配套能力,是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这两方面特点的结合,为上海市优化外贸市场结构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上海自身就有丰富的出口产品,还能够凭借强大的贸易功能组织外地产品出口。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多层次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有利于上海市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
  5、全方位的市场开拓是市场多元化的保证
  21世纪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所处的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频发,市场开拓难度加大,贸易不平衡加剧。上海市外贸系统坚持上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外贸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措施,大力推行全球化、全方位开拓市场,在巩固和扩展日、美、欧、港等传统市场的同时,还积极开拓东南亚、中东、南美、拉美、独联体、大洋洲的等新市场。同时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把由此产生的压力转化为提高外贸质量的动力,从而激发了外贸市场多元化的活力。
  四、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的对策建议
  1、紧紧抓住世界贸易活跃的有利机遇
  世界贸易越活跃,上海市实行市场多元化的空间就越广阔。2006年,世界最不发达国家货物贸易出口额增长约30%,发展中国家货物贸易出口额增长约20%,这主要得益于燃油、其他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出口的强劲增长,以及这些货物的价格持续维持在高位。2006年,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货物贸易出口中的份额达到空前高的水平:最不发达国家达到1980年以来最高的0.9%,发展中国家的份额也达到创纪录的36%。这些国家出口增加直接导致进口能力增加,为上海市增加向新兴市场出口,实行外贸市场多元化提供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
  2、坚守传统市场
  美国、日本、香港、欧盟是上海市进行现代化建设所需先进技术、资金、重要原料物质和市场的主要来源,也是上海市外贸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2006年,对美国、日本、香港、欧盟出口占上海市外贸出口的 70.2%。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上海市出口还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传统市场。应按照国际贸易组织规则,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应对各种进口壁垒。同时也要运用国际贸易组织有关规则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坚守传统市场,要注意解决诸如贸易不平衡,部分出口产品不符合进口国和地区质量标准等问题,而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壁垒高筑,我国出口企业应积极应对,善于运用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保护自己的利益。
  3、高度重视亚洲地区的出口市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化合作的趋势明显。近年来,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在中国和印度两大经济主体强劲增长带动下,一直保持着和平、稳定与发展的态势,并保持着牵引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作用,已成为世界最耀眼闪亮的明珠。2006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将增长7.7%,比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高出世界平均增长的3.8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亚、中亚地区经济增长8.2%11.3%,南亚、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分别增长7.5%5.4%3.3%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贸易的活跃。中国与区域内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合作基础与利益,在经济上有较强的互补性,因此亚洲地区应是上海市发展贸易往来、扩大出口有利条件较多的地区。海关数据显示,2006年,上海市对亚洲地区的进出口贸易额1168.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5%,占上海市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1.4%,其中出口额469.15亿美元,增长22.2%,占41.3%。由此看来,亚洲地区已是上海发展出口贸易的主要市场。
  4、大力挖掘开发拉美和非洲市场
  随着全球性经济回升速度的不断加强,拉美和非洲多数国家经济发展已出现好转,2006年,上海市对拉美地区的进出口贸易额79.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1%,占上海市进出口贸易总额的3.5%,其中出口额35.2亿美元,增长41.4%,占3.1%。出口额上亿美元的国家有墨西哥、巴西、巴拿马、智利、阿根廷、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等7个国家。上海市对非洲地区的进出口贸易额30.48亿美元,增长35.8%,占1.3%,其中出口额19.48亿美元,增长39.9%,占1.7%。出口额上亿美元的国家有南非、埃及、尼日利亚、贝宁和利比里亚等5个国家。要为有关出口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提供保障,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集团采取贸易和投资开发相结合等方式,开拓拉美和非洲众多国家的新兴市场。
  5、加强发展与振兴对东欧地区和俄罗斯的出口市场
  东欧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尤其俄罗斯的基础工业强大,科技力量雄厚,又是我国的邻国、大国。中俄两国间经济互补较强。上海市经济建设所需物质、技术可从俄罗斯取得,上海市的商品也可向他们出口,这样更能使上海市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增添重彩。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