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济南市高新区: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文章来源:济南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11月7日 14:51
    高新区,被称作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眼睛”。
    2006年,济南高新区给了人们许多惊喜:国家信息通讯国际创新园、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国家服务外包基地三块“国字号”招牌落户这里,微软、甲骨文、思科、IBM、富士康等30多家世界500强纷纷前来考察。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苏树伟开门见山谈起了如何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打造全市经济增长极;如何高效整合招商资源,谋求开放型经济更大突破;如何打破常规,解放思想,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
    关键词:直面不足
    【背景】今年3月,市政府组成考察团赴烟台、淄博、潍坊考察学习开发区发展经验。考察归来,苏树伟在高新区内部报纸《火炬之光》上用这样一段话描述自己的感受:其加快发展的气魄之大、速度之快、后劲之足,使人震动、震惊甚至震撼。
    记者:高新区是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您认为目前制约高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苏树伟:实事求是地说,高新区的现状和市里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客观上看有三点:首先,规划布局先天不足。高新区属滚动点式布局,比较分散,给项目落地、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很大困难,水电等问题存在重复投资现象;第二,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核心主导产业。去年,高新区过亿元的企业24家,规模较大的还是浪潮、齐鲁制药、轻骑铃木、松下电子等一批老企业,真正靠内生力成长起来的企业个头比较小,招商引资进来的骨干企业也不多。再有就是基础设施滞后,生活设施不配套。过去我们发展高新区,主要是发展产业,建设厂房,没有按照一座新城的目标来规划,住宅、商业、服务、娱乐设施没跟上。没有商气,很难聚起人气。
    从主观上看,最主要的差距还是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滞后于形势发展。高新区是“特区”、“新区”,应该有打破常规、坚忍不拔的精神状态,应该有干事创业的意识、意志、办法。
    记者:今年3月份和5月份,您曾经随市政府考察团赴烟台、淄博、潍坊、青岛、西安等地考察学习开发区发展经验。在您看来,我们的差距主要在什么地方?苏树伟:这点我感触特别深。省内的烟台、淄博、潍坊三市的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都比我们高一倍甚至数倍以上。我们与先进开发区的差距,直接体现在数字指标上,表现在地面形象上,究其根本是差在思想观念上,差在工作力度上,差在工作作风上。
    关键词:定位抢点
    【背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举全市之力发展高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走过16年历史的高新区,如今站到了新的起点上。
    记者:高新区今后的目标定位是什么?
    苏树伟:衡量一个高新区实力如何,一看数字指标,二看地面形象,三看城市变化。当前,我们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攻坚阶段、爬坡越坎的关键时期”。高新区的定位是:围绕一个目标,明确“四区”定位,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围绕一个目标,即“形成全市经济增长极,建设全国一流高新区”,一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的比重有大的提高,在全国高新区的综合排名有大的提升。明确“四区”定位,是指明确“高新技术产业的密集区”定位,建成全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明确“先进制造业的聚集区”定位,建成全市先进制造业的基地;明确“对外开放的示范区”定位,建成全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样板;明确“现代化的新城区”定位,建成能展示济南形象的东部新城。
    记者:产业集群的发展是高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今后,高新区在培植壮大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方面将做好哪些工作?
    苏树伟:我们将以吉利汽车、青年汽车、中车、轻骑等企业为龙头,壮大交通装备产业,增强产品上下游链接和配套能力;以浪潮、松下电子、齐鲁软件园等为龙头,重点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和档次;以将军烟草、青岛啤酒、齐鲁制药等为龙头,重点发展食品药品产业;以齐鲁电机、石油济柴、法因数控为龙头,重点发展机械装备产业。到2010年,支柱产业占全区工业的比重达到80%以上。
    关键词:更好更快
    【背景】对于济南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高新区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苏树伟坦言“压力很大”,因为在他看来,高新区要成为全市经济的“增长极”,而不是“增长点”。
    记者:十七大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永续发展,可以预见,这将成为未来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支点。
    苏树伟: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指标,而经济发展是更全面的指标,除了包括经济增长速度、平稳程度之外,更包括经济结构、经济效益、人民生活的总体进步。高新区要打破常规,争取更好更快地发展。
    记者: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强调,要紧密联系思想实际,解放思想,克服盲目乐观、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高新区在今后的工作上有什么新举措?
    苏树伟:我们必须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的“三创”精神。艰苦创业,就是要克服浮躁虚华、养尊处优的风气,踏下身子、埋头苦干;勇于创新,首抓观念创新,大胆探索机制创新,大力推进环境创新;争先创优,就是把高新区的发展放到全市、全省、全国的大格局中来审视、来衡量,对照先进查找不足,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赶超意识。
    记者:招商引资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高新区如何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实现招商引资向招大引强的转变?
    苏树伟:招商引资,需知己又知彼。不仅要认真分析自身的资源、政策和环境,找出比较优势;还要摸清对方是否有愿望、有实力、有市场,选一个靠得住的投资商。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点评】有所为,还要有所不为。高新区已经将招商重点定位在围绕四大主导产业,主攻龙头项目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环境友好的高新技术项目,力争通过努力,尽快达到“引来一个、带动一批”,既有群山又有高峰的效果。
    作者:祝蕾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