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改革重点应当转向全面改革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11月26日 10:3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下)新华社图
  "中国改革步入30年回顾与展望",这是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刚刚举办的一次国际论坛的主题。距改革开放30周年还有一年时间,各界的纪念性活动已然展开,这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一次。记者借此机会,分别采访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
  社会两大矛盾日益突出
  记者:不能否认,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民生、收入分配差距等矛盾和问题也比较突出,比如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问题老百姓反映就比较强烈,由此人们对一些行业的改革产生了质疑,对此应该怎样理解?
  迟福林:在我看来,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改革还不到位,改革的供给还不适应改革的现实需求。我国的改革正处在历史的新起点,社会矛盾已明显发生变化。当前,我国社会两大矛盾日益突出:一是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二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突出矛盾。面对社会矛盾的变化,新阶段改革攻坚的战略目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今后几年,改革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具深刻性和复杂性,改革攻坚的难度在增大。进入全面改革新阶段
  记者: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改革的思路,您认为下一步改革突破的着力点应该在哪些方面?
  迟福林:进入新世纪以来,从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率、社会结构的变化来看,我国已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在这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全社会面临的生存性压力在逐步减弱,发展性压力在全面增强。适应新阶段发展的要求,应当由以经济领域为重点的改革转向全面改革。
  高尚全:新阶段的改革,就是按照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要求推进全面改革。有五个方面相当重要。一是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快推进国内资源要素领域的市场化,大大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和产权改革。二是推进以改革农村上层建筑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尽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保障。三是按照提高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的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全球化的各种机遇发展自己。四是按照社会和谐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五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关键在行政体制改革
  记者:我们注意到,十七大报告用了1800余字的篇幅来阐述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方略,凸显了中央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视。对此,您怎样理解?
  迟福林:同近30年改革相比,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要大得多,迫切得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解决腐败问题、统筹中央地方关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都需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形成一个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由此为全面改革的实质性进展奠定制度基础和保障。
  记者:那么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何在?
  高尚全:在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全面改革的重要环节。当前要加快政府转型,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制定改革总体方案,正确地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使各项制度逐步完善起来。同时,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要完善人民的利益表达渠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保证权力正确行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十七大报告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现在重在落实。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