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货币调控发出信号 年内再加息并不意外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12月10日 09:51
聚焦存款准备金率上调
新一轮货币调控发出明确信号
上周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明年的货币政策的主基调定为"从紧"。央行周末迅速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4.5%的高位,而且,上调幅度由以前的0.5个百分点增至1个百分点,直接冻结银行体系近4000亿的资金,发出新一轮货币调控开始的明确信号。
据说,在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办公桌上,曾经放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钱从这里滚出来"。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存款准备金率被视为央行调控货币工具中的"巨斧",轻易不会使用。因为上调准备金率后,现金头寸紧缺的商业银行将被迫收回企业贷款资金,以回补法定准备金的不足,这可能导致部分企业资金链条紧绷甚至断裂。
今年以来,央行已是多次拧紧货币供给的龙头,仅10次上调准备金率,预计就可冻结银行体系资金逾2万亿元。但是,这并未有效抑制股市和房市等资产价格的大涨,导致深沪上市公司2007年整体盈利仍然可能有近五成左右的增长,为年内沪综指最高上涨1.3倍提供了炒作借口。
从著名的日本股市泡沫和美国网络股泡沫的盛衰转变来看,股市短暂的繁荣,往往掩盖了企业的诸多问题,也让货币政策调控的时机选择极为困难。由于货币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一旦紧缩政策因超调而突破临界点,压垮牛市的最后一根稻草便会出现。虽然从中长期来看,本轮A股牛市的三大基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币升值加速和股改带来的制度溢价仍在,在一定程度上,仍可以让估值高企的A股市场不至于突然转熊。但是,如果市场依然过度投机,危机可能已在酝酿之中。
《金融心理学》一书作者拉斯·特维德认为,市场即将发生转势的两个重要信号,是价格到了极端水平和货币政策发生关键变化。眼下,A股正试图摆脱半年线这根牛熊分界线的束缚,寻找方向性突破,此时央行大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虽然不是直接针对股市,但是,对权重品种金融和地产板块的影响仍在,并让做多者的信心受到影响。
最关键的是,尽管沪市A股平均市盈率已从10月16日的逾70倍,回落至目前的56.28倍,但是,仍比H股市场估值高出一倍多。像中石油A股股价是H股的一倍多,这种乐观情绪无疑是建立在资金博弈的基础上,价值的回归之路并不短暂。
通常来说,过度投机的市场往往透支了未来的繁荣,一旦货币幻觉消失,市场往往以急跌的形势结束牛市的疯狂。按照宏观经济学鼻祖凯恩斯的观点,经济周期的典型特征之一,便是危机现象,即在上升趋势变成下降趋势时,转变得非常急剧和猛烈。最近,央行行长周小川一再提醒金融机构要有应对经受得住经济周期下行的能力,并表示经济有泡沫,迟早会出事,言外之意让人深思。
从全球股市的经验来看,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股市反转通常会比经济反转提前半年到9个月。像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在2000年上半年破灭,由5048点的高位,在2000年底最低跌至2332.78点,而在次年最低跌至1387.06点。但是,美国GDP在2000年仍增长4.1%,仍与上年持平,却在2001年剧减为1.3%。这是因为虚拟市场的衰退,向实体经济传递仍然有一个过程。
目前,仅仅从货币政策从紧来判断A股牛市是否见顶,似乎言之过早,但是,像中国社科院所预计的我国今年11.6%的GDP增速,显然在未来数年内难以维持。而且,货币从紧的政策基调,也预示本轮资金推动型牛市的基石并不牢靠。虽然股市由快牛转向慢牛渐成市场共识,但要将牛市泡沫充实成业界所期盼的"塑料泡沫"甚至"钢铁泡沫",仍需要管理层极高的胆识和能力。
临近年底,券商基金仍然看多A股,乐观者甚至看到沪指明年到达万点。但是,散户心理却在转变。央视调查显示,有逾七成股民自去年11月以来炒股未赚钱,表明"遍地股神、人人赚钱"的时代早已远去。和讯网日前针对京沪穗三地1515名股民的调查也显示,有41.7%的股民认为"明年不再是牛市了,牛市已经到顶",预示着在牛熊分界线上散户恐慌情绪增加。毕竟,在央行收紧货币水龙头之时,"小心驶得万年船"的股市箴言,可能更适合普遍股民。
观点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易宪容:金融机构冻结近4000亿资金
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落实中央经济会议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银行信贷发行量。
2006年货币信贷增长总量约为3.06万亿,今年到目前为止货币信贷增长量已达3.7万亿。要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两大目标,最为重要的是货币政策的从紧。而货币政策的从紧就是要通过价格工具及数量工具来减少货币的发行量,紧缩国内银行信贷规模;财政政策稳健就是政府加大对公共品的投入,现实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如果这样,就能够控制住两大资产价格泡沫,稳定物价水平,降低整个中国经济的风险,从而让中国经济真正走向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影响是间接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根据央行金融数据显示,2007年10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9.42万亿元。此次央行决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将因此被冻结近4000亿资金。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 吴晓求:年内不会再调准备金率
此次上调,是为了收缩流动性过剩,能够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对股市影响不会太大,但是对银行板块影响较大,星期一开盘会有下跌,但不会产生根本性影响。我认为年内备金是对政策的不会再次上调准备金率。
中信证券策略分析师程伟庆:年内再加息并不意外
中央经济会议指出了明年货币从紧政策,上调准延续,市场投资者心理早就有预期,对股市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太大。针对顺差以及流动性增长,这次上调幅度比较大,主要是针对明年上半年,不是着眼当前。我认为,如果年内再加息并不不意外。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哈继铭:货币供应增速会回落
由于政府财政支出的高峰也往往出现在年底,每年年底财政存款的集中支出均导致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带来市场资金充沛的局面。今年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可能超过5万亿元,而目前(截至上半年)财政还是盈余,远未达到年初的财政预算赤字占GDP1%的支出目标,因此今年底将有大量的财政存款投放。央行选择此时大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也是预防流动性反弹。
此次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表明央行将结合市场化手段与行政手段,实现货币紧缩。我们认为接下来,央行还将以组合拳的形式,搭配使用市场化手段和行政手段,预计货币供应增速会有一定的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