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昆山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12月24日 10:14
近年来,江苏省昆山市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大幅提高,主导产品在全球的占有份额提高,外企和民企亩均投资强度提高,同时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这“五高一低”可喜变化是昆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表现。
昆山市努力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确保服务业在新增注册外资和民资中的比重分别超过20%和50%。该市全面启动3年跨越计划,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加快提升传统服务业。登云科技学院、东方海外等一批服务业项目相继落户昆山。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保税物流园等服务业新型载体正加快建设。昆山正抢抓国际服务外包转移的机遇,实施服务外包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昆山力争通过3年努力,成为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或示范区,国际服务外包企业达到200家,到2010年服务外包业务量占到现代服务业总额的50%以上,成为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承接地。
昆山市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走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发展、大企业支撑大基地建设的路子。
浙江嘉兴斯比泰电子公司主管人事的黄副总经理称赞说:“这个办法好极了,我们企业既能招到高素质技工,又降低了管理成本,还能避免不必要的劳动纠纷,省心又省力。”
现在,“滕州技工”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劳动力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很多用工单位为能从滕州人力资源市场“抢人”而费尽了心思。滕州科技职业学校要扩大办学规模,青岛一家企业出资300万元建起钻铣实习车间,条件是培训出的学员他们优先录用;旭升服装学校的综合实验楼还没动工,外地一家服装企业就提前把培训滕州技工的设备送来了;广东深圳、浙江嘉兴、山东威海等市的3家企业,各拿出数万元奖金,鼓励滕州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为他们定向培训技工。近年来,滕州市累计向外转移劳动力28万人,其中五成以上是技术工人。这些技工的收入比非技工人员高出一倍还多。鲍沟镇刘西村一个村就有100多名缝纫技工在浙江打工。“这些小青年,每年都能给家里寄个万八千的。”该村党支部书记肖桂华指着村里五六座新起的两层居民楼,满脸喜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