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从紧影响信贷 政策趋向已越加清晰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7年12月28日 14:38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基于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和基调提出的。从紧的货币政策是10年来首次提出。
多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提法先后出现过:积极的货币政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等。这为未来一年的政策走向,增加了更多没有经历过的新鲜点。
货币政策从紧影响信贷
看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后,众多专家一致认为,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就要控制货币投放,明年货币投放将会大量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增长将会出现明显回落。
专家意见认为,对物价走势的影响最大。今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从3月份的3.3%上扬到10月份的6.5%。多家机构和许多专家预测,受近期食品和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影响,11月份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可能超过6.5%,再度创下近10年来的新高,全年CPI涨幅可能超过4.4%。通胀压力明显加大。这种趋势如果得不到遏制,明年发生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性极大。因此,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的必然选择。物价水平应该走向平稳。
对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间接影响也不会小。今年,房地产投资居高不下,住房价格一路攀升;资本市场异常火爆。随之带来的百姓买不起房的民生问题,金融风险加大问题相当突出。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控制不好,给整个经济发展将埋下巨大隐患。从紧的货币政策将直接导致流通中的货币减少,必将对房地产投资、住房需求带来影响,住房价格猛涨势头将会得到遏制。流通中货币量的减少,将减少流入资本市场的资金量,资本市场过热将会有所趋缓。
面对货币政策的态势,一些开发商已经高度紧张。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表示,"国家的调整不仅仅是对房地产,整个现在通货膨胀的压力,整个我们的投资热钱多,这一定要货币回笼,要把通货膨胀压下来,当然你房地产首当其冲,如果不看到这样局面的话会麻烦的,再一个应该看到正因为这个市场有这个需求,就是价格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物业税依旧迷惑
目前,物业税已经在北京、辽宁、江苏、深圳、宁夏、重庆、河南、安徽、福建、大连这10个省市进行房地产模拟评税试点。有人士预测,明年物业税全面开征的可能性加大。但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开征物业税政策性比较强,而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大、房地产产权管理情况复杂,因此要在立法前进行更多的研究,从技术上为物业税的开征作好准备。
业内专家介绍,物业税在部分城市空转,以及将要进行的实转将逐步完善物业税的基本框架。从现在的情况看,作为房地产保有税的物业税,有望将现行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以及土地出让金等收费合并,按年征收物业税。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宋兰曾介绍,我国房地产税制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即通过稳步推行物业税来取代目前在房地产保有环节征收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她认为,开征物业税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步发展。但物业税需要制度、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和信息化等方面的条件,还需积极研究。
从技术角度看,物业税改革关键在计税依据的调整,按照国际惯例,评税价格应作为计税依据。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对按评税价格计征物业税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税务总局和财政部加强了与有关专家及国际组织的合作、沟通、联系,并选择部分地区进行模拟评税试点,目前已创建了符合国情的评税工作模式,开发了计算机评税软件,建立了政府部门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并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政策趋向越加清晰
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针对2008年的政策表示,最近政府政策方向已越来越清晰,把关注点放在地方政府、中央政府自身上,政府开始下力气解决好70%保障房的问题,即把住房市场分成两部分:30%由市场管,70%由政府管,政府管的这部分从廉租房到双限房,中间产权形态各不相同,政府明确化后带动大家对未来大量的低价房、保障房、廉租房预期提高,很多原来准备去市场上买房的人开始寄希望于未来能够通过政府的双限房或经济适用房来解决住房问题。
前一段政府出台一些政策针对第二套住房问题,包括针对外资进入问题,使得需求也受到了抑制,市场上这部分房子交易开始减缓,价格比较稳定,甚至有往下降的可能性。所有这些综合因素导致目前房价平稳,大家仍在等待、观望。
这种转型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大概三年后就会变成非常清楚的两条道,可能市场30%这部分会有涨有落,但70%这部分保障性住房会一直稳定在一个位置,就像新加坡80%的人住在政府的租屋一样,尽管新加坡地产市场这部分今年已涨了100%,但老百姓生活没有受到影响。
关于奥运会后房价会不会降的问题,冯仑认为不用担心。因为所有以往的奥运城市,都是GDP10000美金以上的城市,在这样的城市召开奥运会相当于让一个吃饱的人再吃一个馒头,他吃不下去,就会出现奥运会结束后馒头放在那没人吃的情况,而北京GDP目前才6000美金,全国GDP才2000美金,未来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