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科技创新为发展注入新活力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1月22日 09:33
自党中央、国务院2000年9月作出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的重大决策后,科技城经济以每年高于20%的速度增长,而四川绵阳也在科技城建设的带动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据初步统计,2007年绵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0亿元,同比增长14%;财政收入超过70亿元,同比增长395%。其中,科技进步对绵阳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不久前,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中国(绵阳)科技城管理机构组建方案》和《赋予中国(绵阳)科技城的经济管理权限》两份文件,赋予了中国(绵阳)科技城管理机构更大的管理权限。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消除绵阳科技城的机制束缚,为科技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体制不畅、机制不活,曾是困扰科技城建设的一大难题。对此,绵阳市委、市政府学习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等试点区域的先进经验,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建立起“统一、协调、精简、高效”的科技城管理体制。规定新成立的科技城党工委、管委会作为科技城建设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直接负责科技城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此次四川省委、省政府更赋予绵阳科技城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将投资项目管理权限、项目确认和办理、资质认定、税收管理等19项省级经济管理权下放给绵阳科技城党工委、管委会行使,并按照“特事特办、大力支持”的原则建立绿色通道,极大地提高了科技城的行政审批效率。
绵阳积极依托科研院所和大企业,构建科技成果孵化、产学研对接、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成果投融资和人才支撑五大科技支撑平台,制定并落实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一系列措施。初步统计,2007年绵阳军民结合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90亿元,同比增长35%;国防科研院所军转民企业销售收入达24亿元,同比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179亿元,同比增长25%。绵阳市委书记谭力指出:“科技城已经成为带动绵阳发展的‘引擎’。”
目前科技城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0家、各类专业孵化器12家,共转化高新技术成果近2000项,建成孵化高科技项目737个。2007年科技城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0户,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46%以上。长虹公司推出了国产首台103英寸等离子电视等创新产品,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家电可靠性技术研究所,近3年来共获得国家专利450件,平均每两天多就有一项新成果或新专利问世。
绵阳还坚持以技术改造为突破口,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007年全市技改投资突破78亿元。长虹公司总投资20亿美元、首期投资675亿美元的PDP项目,九州集团的LED新光源项目,双马公司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替代传统工艺项目等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得以实施,工业经济整体实力明显提升。2007年,科技城工业企业中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集团由8户增加至11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