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1月CPI增幅或突破7% 市场预期引发对宏调忧虑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2月14日 10:49
  下周二统计局公布CPI数据
  下周一,国家统计局将公布1月份PPI数据,下周二将公布CPI数据。市场预期1月份CPI将同比上升超过7%,引发了市场对宏观调控的忧虑。
  高盛发表报告预计,因中国发生冰雪灾害和春节效应,中国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升幅将创下10年来新高,为7.1%,预计第一季度CPI升幅仍将保持在7%或以上。高盛表示,虽然政府近来对于紧缩力度和步伐有些松口,但决策者们转持温和态度还言之过早。预计中国央行将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允许人民币以相对较快速度升值。
  1月CPI或再创新高
  据发改委监测数据显示,1月份,食品价格、肉禽蛋类、食用油等价格普遍上涨。此外,在监测的37个居民主要服务项目价格中,有32个保持平稳。"此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受访时即表示,短期恶劣天气影响食品类价格加速上涨,使得市场预期今年通胀水平仍将维持高位,1月份CPI不排除创新高可能。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姜超认为,CPI在2008年1月份会突破7%,并在2月份创出7.6%的新高。而在整个一季度,CPI可能都会在7%以上的高位。中信证券(600030)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也预计,1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达到7.4%,一季度CPI涨幅将达到7.1%;全年CPI涨幅可能接近甚至突破5%.
  财政补贴抑制通胀?
  如何抑制通胀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问题。昨天中金公司发布的调研报告指出,消费结构升级加剧食品价格上涨,但并非短期通胀高企之主要原因。中长期来看,行业内并购和整合将强化企业定价能力,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终将传导至产品价格,推高通货膨胀。
  中金指出,从宏观上看,我国已经进入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上升期,其结果是实际汇率(即汇率加通胀)趋势性上升。政府需要在通货膨胀和汇率升值之间做出平衡和选择。在微观层面上,政府可以考虑用包括财政补贴在内的方式提高和稳定粮食和畜牧业生产积极性。
  "补贴观点"得到了部分专家的认同,马骏认为,为抑制CPI涨幅,政府有关部门可考虑在短期内采用进口补贴、增加进口、实行部分产品出口控制、建立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等措施来稳定农产品和食品价格,从而稳定通胀预期。
  但也有观点认为,加息仍是题中之义,姜超表示,基于物价连续创出新高的概率极大,所以近期央行有可能再次加息,而且不排除两次以上连续加息的可能性。美元在未来仍以贬值为主,相应地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会长期持续。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