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国家信息中心:1季度经济增长率仍可达10.5%左右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2月28日 10:27
  进入2008年一季度,国际、国内突发事件不断,我国经济面临更为复杂的内外环境。2007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由第三季度的4.9%下滑至0.6%,这意味着次贷危机已传导到实体经济领域,美国经济疲软拖累世界经济降温的趋势更加明显。今年1月中旬以来,一场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肆虐我国,截至2月12日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经定性定量分析,支撑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没有改变,国内极端气候灾害的影响短暂有限,只要充分认识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仍可达到10.5%左右,回落到经济运行较为正常的绿灯区的上部。值得重视的是国际输入型和国内综合型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明显通货膨胀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2007年国民经济运行特征 2004-2007年美国GDP季度同比增速变化情况



2005年四季度到2007年四季度企业订单变化情况
  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各项税收和国家财政收入继续高速增长。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快报数据,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未扣减出口退税)累计完成49449亿元,比上年增收11813亿元,增长31.4%。
  与此同时,企业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明显改善。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29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7%,增幅比2006年同期提高6.0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9.92,同比提高21.6点。更为可喜的是,以前年份企业利润的增长集中于少数几个行业,而2007年统计分类的39个行业全部赢利,是近年来少见的局面。
  4.总需求增长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消费贡献度7年来首次超投资
  由于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消费快速增长,2007年三大需求增长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2001年以来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度高于消费的贡献度这一状况被扭转,消费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度达到4.4个百分点,投资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度为4.3个百分点。下半年消费增长的加快,在下半年净出口增速大幅度下降的情况,对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起到了良好作用。
  2008年一季度经济运行预测分析
  1.消费将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较四季度有所回落。
  如上所述,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这种情况将会对2008年一季度的消费增长起到较好的保障作用。再者,从2007年底到2008年5月份,财政部、商务部决定,比照出口退税政策,由中央和地方财政以直补方式对农民购买试点产品给予销售价格13%的补贴,以激活农民购买能力,加快农村消费升级,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选择既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又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的彩电、电冰箱(冰柜)和手机三大类产品,在山东、河南和四川三个农业大省实行家电下乡试点。此举将有利于扩大三省农村居民的家电消费,由于山东、河南和四川三个农业大省,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约占全国总额的四分之一,三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对全国农村消费的增长将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第三,2007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2008年农产品价格将保持高位,农民收入还有可能保持较快增长。第四,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降低了居民未来支出的压力。2007年前三季度,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达3089亿元,增长29.5%,由于前三季度财政有大量节余,四季度这方面的支出将会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信息,近年来最低工资调整比较慢的地区,2008年将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也将会对中低收入居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此外,2007年我国资产价格快速上涨,一部分中高收入阶层在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投资中获利丰厚,财富效应将刺激消费的增长。
  影响一季度消费的负面因素是我国近20个省市区受到雪灾的影响,而且受灾害影响较大的地区是我国人口集中、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雪灾造成很多地区交通和电力设施瘫痪,这将对居民外出购物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对居民消费增长产生限制作用。但这一负面影响时间较短。
  综合分析,一季度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将在上年四季度高增长的基础上有所回落,名义增速将达到18%左右,比上年四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但由于一季度价格涨幅继续提高,实际增速约为11.7%,比四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左右。一季度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率比2007年一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实际增速减慢1个百分点。
  2.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
  在目前宏观经济景气状况较好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具备继续快速增长的基本条件。一是企业盈利仍将保持较高水平,2007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6.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7.6%,企业利润增长高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近10个百分点,说明企业投资回报率较高。速度快、效益好的经济运行环境,使得企业的利润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对企业扩大投资保持较强的吸引力。
  二是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较大,投资增长的惯性较强。在建项目的规模大小,为当前投资奠定了基础。按照2007年12月末261310亿元的在建项目计划投资额和2007年月度平均投资完成额,目前的在建项目计划投资额足以维持近两年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2007年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6258亿元,比上年增长28.7%。
  三是企业盈利仍将保持较高水平,使得企业的自筹资金比较充裕,企业从事投资的资金条件较好。从2007年投资资金来源的变化来看,2007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同比增长2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25.8%,资金来源的增长快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增长,说明投资的资金来源还比较充裕。
  四是房地产投资仍将保持较高增速。2007年年底,一些城市传出房地产价格下降的信息,有些城市房地产销售额出现下降。从长远来看,这些信息可能会对房地产投资产生不利影响,但在短期内可能会促使房地产商加快投资进度、尽快完成项目,以便在房地产价格较高的情况下进行销售。另外,由于国家加强了对房地产建设用地的监察,年初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通知》要求对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这些措施可能会促使房地产商加快项目开工进度,对一季度投资增长产生促进作用。
  影响投资增长的短期因素中,比较难以把握的是雪灾对投资的影响。雪灾对投资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这次雪灾对我国中部和南部的省份影响很大,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断电等事故。由于我国北方许多地区在冬季不具备施工条件,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较小,南方省市区在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比重较高。这次雪灾对这些地区投资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雪灾造成了一些电力、自来水、燃气、交通设施的损坏,而这些设施又是急需修复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这又会成为加快投资的因素,尤其是在雪灾过后,可能会加快进行修复和重建工作。我们认为,综合两方面对投资的影响,雪灾对投资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对投资的正面影响,估计一季度投资增长将有所下降,预计一季度全社会投资增长20%左右,城镇投资增长21%左右,增速比2007年四季度回落约4个百分点。
  3.出口增速继续回落,净出口增速明显下降。
  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外部需求、汇率和出口退税率。从外部需求来看,2007年四季度,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美国经济减速趋势愈发明显,四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仅为0.6%,根据目前的情况,2008年美国经济甚至有可能出现衰退。而且,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美国国内,对其他经济体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德国、加拿大经济也出现了一些不良迹象。这就意味着一季度出口增长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恶化。
  汇率对出口的影响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而且两者之间也存在较长时滞,尤其是实际汇率对出口的影响。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自2007年5月份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较上年同期的升值幅度较大,这一因素可能对2008年一季度我国出口的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2007年年中出口退税率大幅度调整之后不久,外贸出口增速就出现明显下降,由调整前28%左右下降到调整后的22%左右。2008年出口退税率对出口的抑制作用将会继续发生影响。
  对出口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还在于,从2008年开始,对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进行调整,加上新劳动法的实施和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部分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成本产生了一定影响,2008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利用额的增长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由于我国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占有较高比重,外商直接投资利用额增长的放慢,将会对出口增长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综合上述几个方面的影响,从外部需求、汇率、出口退税和利用外资都将出现不利于出口增长的因素,尽管1月份出口增速出现了反弹,但出口增速下降的趋势很可能没有发生改变,一季度出口增速将下降到20.5%左右。
  同时,考虑到国内需求继续保持较快扩张势头,实际汇率的升值也有利于进口的扩大,我国大宗进口商品石油、植物油等产品的价格较上年同期出现较大涨幅,因此,进口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考虑到国内需求扩张势头也有所减弱,进口增速可能会有所回落,预计一季度进口增速为23%左右。
  按照上述分析,2008年一季度进口增速将超过出口增速,但由于上年同期我国外贸顺差规模较大,短期进口增速超过出口增速,还难以扭转外贸顺差较大的状况,但外贸顺差的增速将继续大幅度下降,预计一季度外贸顺差增速将下降到9.4%左右,比四季度外贸顺差增速下降2.7个百分点,比2007年一季度近乎翻番的增速下降得就更多。
  4.工业生产的出口订单需求下降,工业增加值增长减速。
  上面我们对三大需求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一季度三大需求的增速将有所放慢。除了三大需求的变化情况之外,2007年四季度社会总需求变化和企业接受订单情况将会对2008年一季度生产状况产生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在2007年四季度对企业订单进行调查时的情况是,调查国内订单增长将保持小幅上升的情况,但国外订单下降幅度较大,国内订单的上升难以弥补来自国外订单下降造成的影响,总体情况是企业订单总量将出现下降比率上升,因此,2008年一季度工业生产的订单需求将会对企业生产的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但从订单和社会总需求变化情况来看,工业生产仍然会保持在较快增长的状况。
  上面我们分析了影响一季度企业生产的订单和需求情况,但工业生产的增长还会受到资源供给方面的影响。由于1、2月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受灾害影响较重,许多地区的电力供应受到影响,十六个省份出现了拉闸限电的情况,湖南郴州和贵州省一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停电事故,由于电力供应紧张,中央要求优先保证居民生活用电,一些地区的工业生产受到了明显影响。
  根据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情况,我们预计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将回落到16.4%左右,比上年同期的18.3%回落约1.9个百分点。
  5.因雪灾对部分产品的供给影响较大,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进一步提高。
  因雪灾对农副产品的供给影响较大,南方一些地区受灾期间的价格较灾前上涨一倍以上,个别地区上涨幅度更大,即便是在没有受灾的北京等地,因受交通运输不畅和运输成本提高的影响,蔬菜价格在春节前后较灾害来临之前也上涨了一倍左右,其他一些地区的价格也有所上涨。考虑到2007年1季度价格的基数较低,预计2008年一季度消费价格涨幅将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涨幅将在6.9%左右。
  从生产资料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情况来看,虽然国际石油价格在2008年元旦前后上升到每桶100美元的高峰值以后,因担心美国经济下降而出现回落,但仍然保持在90美元左右的水平上,近期又回到100美元左右的水平;由于2007年一季度国际石油价格水平较低,这种情况将会造成2008年一季度石油价格涨幅保持在较高水平上。石油及其制品价格的上涨和国际货运价格的上涨,造成2007年许多商品国际价格的上涨。最近来自从各方面的信息表明,2008年国际铁矿石价格将继续上涨。总体来看,一季度许多重要生产资料的国际价格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将会对国内价格水平产生明显影响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从国内价格的变化情况来看,四季度生产资料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出现了较快上涨的情况,加上灾害对生产资料的供应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短期内可能会继续加速上涨,预计一季度国内生产资料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都将继续上升,涨幅分别达到8.5%和6.4%。
  6.经济增长率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回调走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有所减缓。
  由于一季度农业生产大省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灾害的影响,一季度农业生产增速将继续下降,估计同比增速为2.5%左右。根据工业生产和投资减速的情况,估计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将增长12.3%,比上年同期降低0.9个百分点。由于一季度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将有所下滑,股市行情在1月份较为低迷,相比2007年1月份成交量有所增长,但增幅明显下降,由于2007年2、3月份成交量较大,2008年一季度成交量很难出现增长,即使有所增长,幅度也会比较低,金融服务业的增加值增速不会很高,较上年同期可能会有所降低。由于受雪灾影响较大,运输业也难以出现明显增长,运输业增加值增速也难以明显提高。因此,总体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可能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估计将下降到9.6%左右。据此估计,2008年一季度GDP增速将下降到10.5%左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大体为9.7%,8.7%至10.7%为正常运行的绿灯区,2008年经济增长率回落到这一区域上沿,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有所减缓。



  2008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预测表
  ■注释:GDP和一、二、三产业增速为可比价格,其他为名义增速。 根据国内外环境变化适当把握政策调整的时机
  由于2007年我国经济增速较高,运用我们开发的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来判断,一直处于偏热的黄灯区的上沿,非常接近于过热的红灯区。尽管一季度面临雪灾和不利的国际环境,经济增速明显下滑,但也可能只是会从偏热的黄灯区上沿回落到经济运行较为正常的绿灯区的上部。因此,从积极的一面来看,雪灾和外部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能为国内经济降温、经济运行回到正常状态提供了机会。但与此同时,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压力没有明显缓解,投资反弹的体制性基础没有根本改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政策尚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根据对一季度经济运行趋势的预测分析,应该继续执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环境变化适当把握政策调整的时机、节奏和力度,促使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吸取2003年治理SARS冲击的经验,避免高估雪灾的负面影响。在估计雪灾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时,应该吸取2003年应对SARS冲击的经验。从事后来看,2003年上半年爆发的SARS疫情也并没有阻挡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步伐。如果现在重新评估2003年SARS对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和政府为减少SARS冲击所采取的经济手段,可以发现,2003年SARS疫情爆发后,当时对其负面影响的判断偏悲观了些,为保证经济增长势头,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手段,从而在2003年出现信贷猛增的局面,并推动经济运行在2004年上半年转向"过热"。有鉴于此,我们对当前的雪灾损失也不宜估计得过于严重。在没有明确断定我国经济增长周期发生根本改变的前提下,仍应强调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双防"目标,坚持货币政策的从紧取向。不应因雪灾的短期影响而改变政策基调。
  继续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加大财政对灾后建设和社会保障支出。鉴于雪灾和外部环境恶化只是使得经济从偏快增长向正常状态转变,不宜因雪灾和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明显放松财政政策。由于2008年是新一届地方政府执政的第一年,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比较强烈,放松财政政策容易引发投资的快速增长。因此,在保证财政支出总量适度增长的前提下,建议针对雪灾对南方局部地区公共设施造成严重破坏的状况,加大财政在交通、电力、供水、供气等设施方面的投入,加快灾后建设进度,尽快恢复灾区的生活和生产用水、电、气的供应。加大对灾区居民的救济支出和低收入居民的社会保障支出,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困难。
  坚持从紧货币政策方针,但可暂停出台进一步紧缩的措施。受灾害对部分产品供给的不利影响,一季度消费价格的涨幅可能会继续提高。由于价格是经济运行的滞后指标,价格上涨是前几年经济增长偏快的滞后反映。同时,考虑到灾害对产品供求和价格的不利影响是暂时性的,因此,即使一季度价格涨幅有所提高,暂时不宜再出台提高利率等紧缩性政策。从资本市场的变化情况来看,由于近期美国股市继续大幅度下行,考虑到中外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为了避免国内股市出现剧烈震荡,也应该暂停加息等紧缩措施。但仍要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继续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搭配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大力对冲流动性,加强窗口指导和道义劝说,引导商业银行控制信贷投放。
  全面把握各种因素的影响,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由于面临不断恶化的国际环境,以及前期人民币升值的滞后影响,我国出口增速在2008年可能出现明显下降。再者,由于2008年我国开始对外资企业实行提高税率的政策,新劳动法的实施也会对外资企业生产成本有一定影响,这些因素对出口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应该全面分析各项政策因素对进出口的影响,把握未来政策出台的时机和力度,避免进出口增速较大幅度的波动及其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强的不利影响。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