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降温”初见成效 “抑胀”尚须努力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4月21日 09:44
看了近日发布的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专家普遍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及其未来走势保持乐观,而对目前依然很大的通胀压力,有专家认为应该尽快找出通胀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
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教授认为,一季度我国南方发生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而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0.6%,只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属于正常范围。只要不继续下滑,全年经济就不会有问题。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运行室副主任樊彩跃表示,一季度GDP增速较上年同期小幅回落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调控目标是一致的。GDP增速回落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结果,不是经济基本面发生转折的信号。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稳,同比增长24.6%,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这表明国民经济在平稳快速发展。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也表示,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二季度以及全年的经济应该都没有问题,但仍需关注国内物价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国际贸易情况。
国家信息中心财金证券处处长王远鸿认为,全年GDP保持在10%左右没有问题。
对于一季度出口总额3059亿美元,增长21.4%,较去年同期回落6.4个百分点;累计贸易顺差414.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净减少50.2亿美元,出口和贸易顺差增长速度有所放慢,樊彩跃解释说,这主要是国家继续严格控制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人民币不断升值、劳动力工资呈明显上升趋势以及美国经济增长受次级债危机的影响趋于放慢所致。至于出口的变化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主要还得看二季度,但只要出口增长保持在15%-20%左右,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就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铁钢教授建议,既然宏观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好于预期,那么对于那些基于悲观预期做出的决策,就有必要进行相应调整,以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抑制通胀要打组合拳
就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三小时后,央行出台了货币政策--从4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于CPI表现以及央行的相关货币政策,专家们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贺强认为,由于春节、雪灾等因素,一季度8%的增幅早在预料之中。樊彩跃则表示,一季度是物价高点,CPI上涨8%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发展趋势看,与二月相比,三月CPI已经开始小幅回落,二季度的CPI可能会好转,但不会出现大幅回落,通胀压力依然很大。
张铁钢教授认为,一季度数据除了CPI稍高,其它指标都显示中国经济运行良好。而物价上涨是正常的,因为我国正处于转型和改革期,长期积累的价格上涨压力以及近期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都推动着价格上行。
张铁钢说,物价上涨的原因不尽相同,因此解决价格上涨问题最好少用总量性指标,而应该具体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对症下药。他进一步解释说,对于食品之类因历史和国际因素价格上涨的商品,可以采用补贴的方式,减轻价格上涨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尤其是对农民和城市贫困人口--他们1/3或2/3的支出用于购买食品,食品价格上涨对他们的影响更大;对那些因为垄断形成的高价,则应该引入竞争机制;对那些国内短缺的原料、商品,则可以考虑动用外汇储备,加大进口额度,通过调节供求关系来达到降低价格的目的。
只要措施得当,王远鸿认为,全年CPI控制在5%-6%左右应该没问题,但4.8% 实现起来可能比较难。
对提高准金率是否奏效说法不一。贺强认为,此举意味着央行短期内应该不会加息。但从长期来看,是否加息还得看物价。左小蕾认为,调高准备金率比提高利率温和,对缓解当前流动性过剩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张铁钢认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许能对冲一部分流动性,缓解通货膨胀压力,但这种效果是暂时的,从长期来看,这样做会扭曲市场信号,让国际游资、高利贷等有机可乘,引发经济动荡。一旦境外资本大量涌入,货币和信贷增长会更难抑制。而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会使更多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