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温家宝:经济形势比预料的好 要避免出现大的起落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6月25日 14:17
  导读:
  温家宝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 要避免经济出现大的起落
  温家宝:依靠科学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政协召开宏观调控专题协商会 贾庆林出席并讲话
  外管局局长胡晓炼三地调研 设防热钱"贸易通路"
  上证报:稳定股票市场事关我国宏观经济大局
  温家宝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 要避免经济出现大的起落
  据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4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向两院院士通报抗震救灾工作和当前经济形势,对新形势下做好科技工作提出要求,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温家宝指出,抗震救灾工作已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组织相关专家,开展灾后调查评估、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修订、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等工作,使恢复重建工作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之上。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发挥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优势和整体合力,为抗震救灾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咨询。
  温家宝说,今年以来,面对国际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和国内自然灾害的突然冲击,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应对,果断决策,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形势比预料的要好。但是,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的起落;坚决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保持市场和物价的基本稳定;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大力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着力抓好节能减排,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增收节支,保障金融安全;深化改革开放,注重改善民生,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温家宝:依靠科学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4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向两院院士通报抗震救灾工作和当前经济形势,对新形势下做好科技工作提出要求,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温家宝指出,抗震救灾工作已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组织相关专家,开展灾后调查评估、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修订、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等工作,使恢复重建工作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之上。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发挥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优势和整体合力,为抗震救灾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咨询。
  温家宝说,今年以来,面对国际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和国内自然灾害的突然冲击,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应对,果断决策,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形势比预料的要好。但是,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的起落;坚决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保持市场和物价的基本稳定;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大力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着力抓好节能减排,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增收节支,保障金融安全;深化改革开放,注重改善民生,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温家宝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科技总体水平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还不相适应。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科研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快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使科学技术在改善能源供给和促进节能降耗,推动结构调整和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农业发展和确保粮食安全,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和防灾减灾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政协召开宏观调控专题协商会 贾庆林出席并讲话
  全国政协24日在政协礼堂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问题建言献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并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会听取委员建议并讲话。
  贾庆林在讲话中强调,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中央对下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上来,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根本原则,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始终把增进团结、凝聚力量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认真履行职能,做好本职工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贾庆林希望广大政协委员要继续密切关注世界经济走势,深入分析国际市场不确定因素,要进行前瞻性研究,及时向党和政府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要继续密切关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针对物价、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粮食安全、金融监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持续、深入的跟踪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要继续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反映有关政策措施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提出政策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避免经济出现大的起落,发挥积极作用。
  在认真听取委员们的发言后,李克强说,政协委员人才荟萃,是支持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力量。这次专题协商会,围绕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就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出了许多有见解、有份量的意见和建议。
  李克强介绍了当前经济运行以及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有关情况。他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经济不利因素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要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注重改善民生,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分别主持了专题协商会。
  专题协商会上,13位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更好地贯彻中央经济战略部署、抑制通货膨胀、做好灾后重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了发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商务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负责同志针对委员提出的建议作了交流发言。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出席专题协商会。
  外管局局长胡晓炼三地调研 设防热钱"贸易通路"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日前在大连、苏州、武汉等地调研时指出,为了更好地实施国家宏观调控,须采取措施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其中,防范套利投机资金通过贸易、商业信用等渠道进行跨境转移是相关内容之一。
  她同时指出,需要加强和改善对经常项目外汇收支活动与实际贸易行为的真实性和一致性的核验,大力加强对短期外债的控制和管理,重点是完善贸易收 结汇和贸易信贷管理。
  分析人士认为,胡晓炼的此番表态表明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对"热钱"的流入采取措施。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扣除贸易顺差和FDI(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可解释部分数据越来越大,意味着热钱可能在加速流入。
  而不久前发布的《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贸易信贷对我国短期外债增长的贡献率为80%。有专家称,贸易信贷正是部分投机资金披"合法外衣"进入的平台。
  据了解,胡晓炼此次调研主要是为了当前外汇形势和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管工作。商务部、海关总署有关部门参加了调研。调研期间,胡晓炼分别主持召开东北、华东、华中地区外汇管理部门调研会,与进出口企业进行座谈,并实地考察了涉外企业。
  "今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及主要国家货币等政策的作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主要货币汇率、国际能源和粮食价格的走势都对国际资本流动的走向和规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国防范国际短期投机资本的冲击,保持国家经济金融安全面临更大的挑战。"胡晓炼表示。
  胡晓炼强调,完善贸易收结汇和贸易信贷管理应与继续促进贸易的便利化相协调,采用先进信息化手段,既要实现管理的效果,又要简化手续、提高效率,还要考虑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特殊性,实行有所差别的做法。
  胡晓炼还表示,及时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政策,保证跨境资金流动的真实性及其与交易活动的一致性。
  上证报:稳定股票市场事关我国宏观经济大局
  迄今,我们对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性还缺乏深刻的认识,至少可以说我们的表达是"表里不一"的。以股票市场为例,我们总是说要稳定发展资本市场,但当股票市场出现罕见大跌时,却鲜见有威力的干预政策措施出台,以阻止市场的不稳定,结果是忽视了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性。这种不干预的代价是巨大的。
  因为,金融市场稳定与宏观经济稳定之间是存在着非常紧密的相关关系。如果金融市场出现了不稳定,如次贷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就会引发金融危机,促使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短缺及利率上升压力。而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影响的延伸,必然会透过金融市场传导到实体经济中,又会引发经济增长放缓等市场影响。
  有鉴于此,尽管发达国家的央行如美联储非常看重宏观经济目标(如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但也非常关注金融市场。从美联储此番应对次贷危机的政策措施宗旨来看,大幅降低利率和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目的就是要通过稳定金融市场来抵消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宏观经济风险。
  反观我国,央行对宏观经济目标的关注程度非常高,但对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重要性却注意不够。从目前来看,股票市场似乎仍游离于央行的政策视野之外。
  当我国股市从历史高点向下急跌了近60%时,央行仍在其金融稳定报告中仅提及其正在关注股票市场发展情况,并提示要避免出现大幅波动。但实际上,股票市场已出现了大幅波动。另外,也不见央行对股票市场大幅震荡有什么可预见性的干预措施。
  与美联储等发达国家央行不同,为什么我国央行对股票市场的大幅震荡却熟视无睹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原因之一可能是目前我国仍实行分业监管制度,股票市场并不属于央行的监管范围内,且央行也没有权利与职能来监管或干预股票市场。这样,央行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目前央行视野中的金融市场稳定似乎并不包括股票市场稳定。
  原因之二可能是部门利益之间的纠缠,政出多门,导致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出现了信息的断裂或中断,并引发了市场的非理性下跌。但是,由于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涉及面甚广,谁也不想趟这场混水。自然,央行就不愿太关注股票市场大幅震荡的险情,更愿意关注抑制通胀压力等宏观经济目标了。
  当股票市场已发展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时,央行忽视股票市场稳定的重要性,似乎不应该。
  因为,尽管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主要是针对实体经济,但也会对股票市场运行产生新的不利影响,如近期大幅上调存款准备金。另外,股票市场不景气(甚至出现大幅下跌),必然会对消费需求增长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同样,也会降低直接融资比例,对整个经济也会产生可预见的负面影响。所以,当央行忽视我国股票市场稳定的重要性时,其实也会对其稳定宏观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从美联储透过稳定金融市场来稳定宏观经济的政策选择与操作实践来看,我国央行也应当高度关注股票市场稳定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其政策制定与实施时,应当将稳定股票市场纳入其政策制定与协调的视野之中。因为,稳定股票市场将有助于稳定宏观经济,并可抵消宏观经济风险。
  不过,要真正发挥央行稳定我国股票市场的积极作用,就如同美联储那样稳定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个能协调各金融监管部门的统一监管体系。这样,才能让央行"有所为,且能有所为"。
  这表明,央行在更关注其宏观经济目标的同时,也应当密切关注我国股票市场稳定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央行在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的视野中应包括稳定股票市场。
  当然,不仅仅是央行要关注我国股票市场稳定的重要性,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也要深刻认识到股票市场稳定的重要性及其重大影响。如果我国股票市场出现了不稳定,那么这势必会对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产生因不干预而导致的宏观经济风险。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