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美降息止步增强中国加息预期 具体时机尚在考量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6月27日 09:54
  加息是高悬在股市头上的一只靴子,半年过去了,还不落下来,市场又起猜疑。
  一直困扰中国的中美利差终于有了止步迹象,美联储周三决定维持利率2.0%不变,这也是美联储自去年9月连续七次降息后首度改变降息政策,牵制中国加息的一股力量终于消失了。
  上周五,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面对油价持续上涨,央行可能采取更加强硬的政策措施以抑制通胀。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对此表示,加息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主要动因就是通货膨胀有继续恶化的趋势,最近高层在抑制通胀问题上态度也愈加明确。
  全球进入加息周期?
  在全球通胀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会伴随加息周期的开始吗?
  美国的情况比此前预想的乐观。美联储周三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基准利率在2.0%不变,为去年夏天以来首次。本周三的这次利率决定打破了自去年9月以来美联储连续7次降息、降幅达325个基点的惯性。同时,美联储也维持窗口贴现率在2.25%不变。
  会后声明指出,美国经济在未来有望保持温和增长,经济增长下行风险依然存在,但已经减小。而目前通胀和通胀预期的上行风险已经上升。委员会成员认为通胀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和明年趋于温和。但考虑到持续上涨的能源和商品价格,以及它们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对于通胀前景的不确定性依然很高。
  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磊对此表示,在上下压力的影响下,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的做法是十分审慎的。很明显,美国经济从去年年底以来就出现增速放缓,在通常情况下,经济增速放慢将推低通胀水平。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因素的通货膨胀状况仍相对处在控制之下,则预计Fed仍会维持利率水平不变。
  而对于世界另一个主要经济体欧盟来说,通胀似乎比经济增长放缓更令人头疼:欧盟统计署表示5月通胀率升至3.7%,继续创新高,市场人士预计欧洲央行七八月份或将加息25个基点。
  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提醒,世界各国加息周期一旦开始,中国必将不可避免地需要通过加息来遏制通货膨胀。
  中国加息时机待考量
  央行已经超过半年没有使用利率调控工具了,而去年,央行一年之中连续6次加息。
  针对加息可能性,陆磊一再指出,目前市场上确实有加息的传闻,但我一贯坚持不加息,原因很简单:货币政策考虑的是未来而不是现在。目前次贷危机尚未见底,CPI走势也有待观察,因此不应急于加息,否则容易陷入被动。
  但是近日,市场加息预期再起,导火索是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政府可能会采取更加强劲的措施以控制通货膨胀"的表态。
  沈明高指出,目前PPI涨幅居高不下,CPI涨幅虽然有所下降,但其背后是巨大的上升压力。
  "应该说,当前似乎有一些可支撑加息的理由",兴业银行(601166,股吧)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美联储暂停降息,至少不会使美中倒挂的利差继续拉大,从而减弱了宏观当局对加息副作用的过分担忧。但鲁政委也明确表示,当前并非加息的合适时机。其指出,考虑到房价的下调及加息引起的热钱大量流入,当前加息可能面临极高风险。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则认为,加息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主要动因就是通胀有继续恶化趋势,最近高层在抑制通胀问题上态度也愈加明确。而加息就是抑制通胀的手段之一。
  加息传言打击股市信心
  针对近期波动巨大的大盘走势,有私募机构认为与加息传闻有一定的关系。广州一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由于临近周末,使得投资者加大了对加息的担忧,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持股的信心,使得前期抄底的部分获利盘套现。
  也有迹象表明,金融机构对加息充满忧虑。近段时间,三年期央票的市场收益率经常性高于其票面利率,尤其6月7日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在紧缩的氛围里,三年央票二级市场收益率盘踞在4.59%-4.61%的高位,大幅高于4.56%的票面水平。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