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著名经济学家汪同三:汶川地震不会降低今年GDP增长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7月1日 14:36
  在今天举行的中国科学家论坛"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特别报告会上,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表示,汶川地震不会降低今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但"控制通货膨胀的难度将明显加大"。
  "如果选择一个指标来衡量宏观经济,GDP肯定是首选。GDP涉及的是当年新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就是流量。而被破坏的财产属于以往生产的积累,是存量。所以,虽然地震灾害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但实际上不会直接影响GDP。"汪同三说。
  与居民住宅不同,厂房倒塌等生产性财产损失,导致了正常生产计划的中断,对GDP的增长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体来看,四川占全国GDP比重不到4%,属于重灾区的十几个市、县的GDP仅占全国的1.9%。地震对于2008年GDP的负面影响将远远小于这个数字。"汪同三说。
  汪同三还表示,由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所带来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短期来讲甚至对GDP有积极的正面影响。
  "但是,地震灾害发生对控制物价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是供给减少,另一方面是新增需求数量很大。这就会导致物价的上涨,控制通货膨胀的难度将明显加大。"汪同三说。
  汪同三认为,灾害肯定会对价格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价格上涨,特别是猪肉价格。四川的生猪产量占全国的12%,而且饲料产业所占比重也比较大。实际上,去年开始的这一轮的物价上涨,有的观点认为就是开始于猪肉价格的上涨。
  在地震之前,汪同三预计今年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5.5%-6%左右。他认为地震灾害将会给CPI增加1个百分点左右。CPI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认为CPI在3%以下属于正常,5%以下为温和通胀,5%以上为属于"需密切关注,但仍可控",10%以上则为恶性通货膨胀。
  "地震对于控制通胀会有负面影响,我预计CPI将在7%或7.5%。但不管怎样,一定是属于可控的范围。"汪同三说。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