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治理通胀当务之急 政府的宏调政策应有所兼顾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7月4日 16:14
  受美国经济衰退及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长三角地区大批中小企业生存维艰,一些新办企业"无米下锅",部分中小企业更是出现了"异常倒闭"现象。企业由于经营困顿骤然停业倒闭,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地都不乏实例。在此种情况下,业界呼吁宏观调控"减震"的声音也预见其高。(7月3日《上海证券报》)
  而当前宏观调控"减震"吁求怕不符合现实,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国际环境不容乐观,大宗商品、原油、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压力依然存在;二是,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短期内不会消减,社会流动性依然过剩。
  而中国的经济问题很复杂,为何经久不减通胀缓解?这怕是学界所谓的一刀切政策不符合中国经济的构成,中国经济一面显示出投资过热、存在危机风险的倾向;一面是投资动力不足,生产商品有效供给不足、造成物价暴涨的势头。
  正是这两方面原因没有得到综合的评估以及损失程度的衡量,导致管理层,一而再,再而三的无法彻底平衡这次经济危机、治理好通货膨胀。按照货币大师佛里德曼的说法,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就是纸币发行量过多所致。那么中国的货币发行量如何,且看一则广义货币(M2)增长率,从2000年至2005年依次是:12.3%、17.6%、16.9%、19.6%、14.4%、17.9%;2006年末广义货币余额为34.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9%;2007年末,广义货币余额40.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7%。而广义货币增长率,总体上较远远高于GDP增长速度,这就导致纸币泛滥、社会流动性加剧。
  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是通胀,政府必然采取信贷紧缩政策。这里既要考验政府权衡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也要做到信贷资金的合理配置问题,应该说是个高难度的动作。那么由此以来,无论选择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提高利率的货币政策,与企业来说都应该是一个打击,前者关乎到总的信贷投放量问题,比如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提高到17.5%;那么下一步选择加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据央行透露,"一切皆有可能。加息的可能性始终存在,但加息并不是该行遏制通货膨胀的惟一选择。"加息无疑助燃了当前的形势,即银行更倾向于支持安全边际较高的大企业,中小企业贷款难现象较为突出。以浙江省临海市为例,2006年中小企业贷款余额月均为1.43亿元,这个数据在2007年出现大幅度的下降,贷款余额月均只有3400万元。
  此种情况之下,既要兼顾治理通胀的当务之急,又要考虑社会有效生产供给的提升、有效配置资金,这里也不是没有办法,既然中国经济还存在过热,就说明某些行业依然投资过剩,这些行业是那些?应该说是国有垄断企业、重化工行业占据了一大部分信贷资金;此外政府的工程建设也导致有限的信贷占款,比如政府建豪华楼堂场馆、打造文化工程以及耗资巨大的面子工程等,也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负担。
  那么政府调控政策应该有所兼顾,尽量压缩上述这些垄断行业和政府项目的开支,在不增加流动性的前提下,把有限的信贷资金配置用在扶持民营企业、特别中小民营企业身上,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同时,应尽快启动减税政策。笔者曾在年初发表文章《应尽快启动减税机制应对经济危机》中说,减税易于激励经济体蓬勃发展以及利于减压通货膨胀。并指出,无论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都迫切需要政府减税政策的尽快出台,以缓解经济危机以及居民生活成本上涨。如此一来既刺激经济增长,又实现藏富于民;既是短期的应对经济危机的办法,又是长远的经济战略部署。同时宏观数据也显示,政府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2007年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1304.03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收12543.83亿元,增长32.4%。其中,税收收入45612.99亿元,比上年增收11487.11亿元,同比增长33.7%,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8.9%。且财政收入多年以来持续高速增长,并一直高于GDP增速。可以看出,中国税负过重。纵然说南方雪灾、汶川震灾、南方洪涝灾害等,政府多次划拨救灾资金,以及每年向汶川震灾拨付700亿元灾后重建资金,相对于5万多亿的财政收入而言,实在不值一提。
  如果,政府不能尽快调整治理通货膨胀的思路,那么引发的后果便是--很多民营企业、特别中小企业解决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如果他们倒闭破产了,不但造成社会有效供给面不足、失业率也将大幅提升。最终把中国经济从通胀带向滞胀的泥潭。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