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世界500强两成入重庆 承接产业转移有三不足
文章来源:重庆晚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7月4日 16:29
      市统计局近日公布的重庆承接产业转移情况显示,国内外产业向渝转移规模逐年增长,世界500强企业有近五分之一入渝安家。
      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土地、劳动力、能源等供给越来越紧张,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有关材料显示,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1.4万亿元左右,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市统计局称,我市从1997年直辖以来,直接利用外资项目累计已达2246个,签订合同金额99.47亿美元。截至2007年,世界500强企业已有93家入渝安家,接近总数的两成。
      而承接国内产业转移更是增长迅猛,年均增长达25.9%,2007年我市实际利用内资首次突破400亿元。海尔、格力、美的、康佳等国内一大批知名企业相继入渝落户。至今还有深圳、广州等地企业、行业协会等来渝考察并寻找产业转移基地。
      市统计局称,我市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项目,主要是房地产和制造业;承接的国内产业转移项目,主要来自东部地区。 (记者 张彬 实习生 向菊梅)
  承接产业转移尚有三大不足
      市统计局分析认为,我市在承接产业转移时仍然存在三大不足——
      首先,物流业发展不充分,具体表现为基础建设滞后和物流成本偏高。高速公路所占比重,东部地区达20%,我市仅为1%,且收费要比上海、珠海等城市都要高。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由于运程远,物资到出海港口的运输成本明显高于东部地区,重庆港装卸费644元/TEU,比上海港高38%,比武汉港高143%。
      其次,综合配套能力亟待提高。我市产业整体实力较弱,缺乏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尤其缺乏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
      第三,软环境也有待完善,市里出台的一些优惠政策并没有落实,例如有企业反映市里的出国劳务助业贷款备用金、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的奖励补贴政策等没有落实;政府职能管理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较为突出,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合力不强。
      市统计局有关人士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应练好“五字经”:即思想观念要“新”,发展环境要“优”,招商引资要“专”,承接产业要“特”,园区招商要“集”。
      同时建议,对有利于形成产业链和明显集聚效应的开发园区,要优先纳入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在重大项目推荐和配套项目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土地按规定公开出让,根据外资到位额或注册资本大小给予优惠等。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