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的区域优势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7月7日 16:42
为了准确把握市场经济下区域优势的特点,让我们先看一组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美国128公路地区和硅谷地区的比较。20世纪70年代,加利福尼亚北部的硅谷和波士顿的128公路地区成为世界上电子工业主要的创新中心。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各种条件相对优越的128公路地区却把在计算机生产领域长期居于主导的地位让给了起始条件不如他们的硅谷地区。
美国128公路地区拥有历史悠久、距离政治中心较近的优势,且有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以及其它大学和研究机构,历史上还有大量的军事订货。1951年,政府在128公路地区的前27英里处进行了扩修,为方兴未艾的研究和工业活动开辟了新的空间。而硅谷地区则离政治中心较远,不仅地理位置不如128公路地区优越,而且几乎只有斯坦福大学一所大学。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在地区优势上不如128公路地区的地区后来的发展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第二个案例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并没有区位优势的地方经济发展很快,而一些具有明显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的地区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以至需要国家的扶持。以浙江的台州、温州为例,这里没有通常所讲的区位优势,但却经济发展良好。台州三面环山,历史上陆路交通不便,远离政治中心,且几乎每年台风不断。温州的自然环境和台州差不多,然而就是在如此的自然环境下,台州和温州这两个被认为没有区位优势的地方却有很多全国知名的民营企业和自主品牌,而且是当代中国方方面面创新的高产区。
分析以上案例现象背后的原因,会使我们对市场经济下的区域优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1、在市场经济下,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是一系列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安排,激励机制和创新精神,而不仅仅是位置的优越和资源的丰富。就美国128公路地区和硅谷的比较而言,128公路地区的大公司内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压抑了创新的激情和行动;强调员工对公司的忠诚,人员相对固滞、难以流动;尽管这里的大学也致力于商业研究,但它们与公司总是保持着距离。而硅谷地区的文化既鼓励竞争、也推崇合作,既鼓励创新、又容忍失败,且有一整套鼓励创新的制度安排,如风险性投资等。斯坦福大学与公司、区域经济结合得非常紧密。把所有这些概括为一句话,硅谷的机制和精神更适合"新经济",更具有激励性,充满了勃勃生机。
从台州的情况来看,并不具有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的台州,恰恰由于并不优越的自然条件逼迫造就了其重视市场、敢闯敢拼的创业精神,涌现了千千万万优秀的企业家。现在看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发达地区的文化和机制可以造就千千万万的企业家,企业家可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内组织和利用资源,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动不断地创新,甚至通过自己的创新不断地创造市场。
上述分析说明,区域优势和区位优势是不一样的。区位只是地理位置,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条件,在一个相对静态的环境下,例如计划经济下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较大。区域优势指一个地区发展经济的一系列条件,是综合的、是整体的,既包括地理位置、资源优势、更包括具有有效激励的机制、社会文化氛围,以及形成激励机制的历史渊源。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穷国和富国,穷地区和富地区的差别概在于此。
就我国的情况而言,相当多数的地区并不缺少资源优势,而是缺少科学的组合和使用资源的机制和企业家。
2、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因而是开放的、是流动的,钱和人总是流向能挣钱的地方。于是我们看到,在一省范围内,由于其它城市的市场因素更活跃,各种资源会自然涌向这些地区,而且形成了正的"马太效应"。
3、我们的结论是显而易见的:市场经济下的区域优势在于它充满活力的机制和文化,在于这个地区能够不断产生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如果一个地区追求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全力造就这样的区域优势。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