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中国经济应对通胀压力需要“五个对策”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7月11日 15:52
  应对通胀压力的五个对策
  中国需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二者相互配合;在外汇储备问题上,增加进口,但出口不宜压缩,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从事工矿和农业投资;人民币依然小步升值,但升值速度宜加快;国际油价、粮食价格上涨,如国内油价继续管制,会有后遗症,且难以持续;增加供给,加大扶持农业。(厉以宁/北京日报)
  改革带给中国经济五个转变
  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改革有五个转变最为关键:第一,资源配置信号由计划指标转向市场价格;第二,经济决策的主体由政府官员转向企业家;第三,个人权益基础由政府职位转向私人财产;第四,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由中央动员转向地方竞争;第五,经济运行系统由封闭转向开放。(张维迎/南方都市报)
  严防热钱在中国兴风作浪
  对非正常渠道流进的热钱,应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对国内企业境外融资的通道进行适当限制。除严管热钱流入外,采取差别征税制度等方式来管制热钱流出也迫在眉睫,这样不但可避免因热钱大规模流出而导致支付缺口,同时可打消一些准备进来和刚进来的投机热钱,间接缓和M2和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苏培科/中国经济时报)
  "燃油税"错过了多少机会
  高油价绝不是燃油税出台的障碍,至少不是主要障碍。燃油税的推出将伴随着养路费等诸多行政收费的终止,个中的利益冲突是各部门所最为看重的。如果因顾忌这些部门利益冲突而畏缩不前,并以油价作为燃油税改革还不成熟的借口,那么可能永远等不到 "可择之机"。(王琳/新京报)
  开征资源税需市场改革先行
  从长期来看,开征资源税和燃油税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取决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化,前者意味着市场主体要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中央企业需要"去行政化",与民企同等待遇;后者意味着多头管理的局面亟待变革。(李华芳/东方早报)
  重视中小企业也是重视民生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来维持发展,这不但会扰乱国家的金融秩序,更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方式本身是不可持久的。专家多次呼吁尽快放开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允许社区银行与民间银行的试点。此外,政府应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制定减税政策,同时加快中小企业的产业转型和资本转型。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