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求:解决不了目前通胀 从紧货币政策应结束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7月15日 14:27
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7月12日主办的"改革开放三十年论坛"上,几名学者、专家表达了一个同样的观点,那就是"当前从紧的货币政策应该结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说,现在股市出现大幅度的下跌,同时还有通胀的问题。作为货币政策来讲,正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它究竟要做什么。吴晓求认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应该结束,因为它解决不了目前的通胀。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义相表示,目前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很多人认为中国存在流动性过剩,所以采取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但这种看法恰恰错了,因为这种流动性过剩主要是财务性的、投机性的。而从紧的货币政策砍的则是工商企业的贷款。现在有调研说,30%的中小企业要倒闭。中国的经济结构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存,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政策应该是带有扩张性的。如果是中性的政策,资源分配是分配不到中小企业的。只有它偏向于扩张的经济政策,才能够惠及到中小企业。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表达了他的观点:货币政策要考虑攻守兼备。控制总需求只是一个防守策略,光靠防守是不行的,还得进攻。进攻就是要在总供给方面下功夫。
政府要"制度救市"
周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巴曙松表示,目前的股市只是正常的回调而并非下跌,大家应该放弃"政策救市"的幻想。巴曙松是在2008卓越理财财富论坛上发表的这一观点。巴曙松表示,目前的中国市场"告别带有中国特色的高估值,回到符合市场原理的正常时代;告别低通胀、高增长,回到高通胀但经济增长回落的时代;告别中国特色的封闭市场,回到开放的拥有全球化视野的时代"。巴曙松指出,目前理财的散户应该放弃"政策救市"的幻想。"股市不是下跌了,而只是回到正常。中国的决策者对于"股市等于经济"这个问题已经看得越来越清晰。所以,与其绞尽脑汁去想一些无用的政策,不如回过头来好好地搞经济。经济上去了,股市才会好起来。"他形容说,如果股市下跌有5个阶段,从惊喜的跟进到绝望逐一递减,那么,中国现在恰处于中间的调整阶段。在这个调整阶段,市场在重新寻找价值中枢,中国市场也在从一个单边市场逐步走向一个成熟的双边市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佛利曼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稻葵则表示,中国已拥有1亿股民,所以股市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金融问题,而是一个民生问题,所以政府不会坐视不管。怎么管?李教授觉得应该在制度层面下功夫,这就是所谓的"制度救市"。他还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意见,比如现金分红、改进公司治理和重塑价值投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