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成都灾后重建 三年全面恢复五年全面提升
文章来源:天府早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7月17日 11:27
  在昨(15)日举行的成都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成都吹响了灾后重建的冲锋号:三年内率先在全省完成灾后重建的主要任务、重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五年内达到或超过三圈层市、县平均水平。为此,成都市出台全面恢复发展灾区经济社事业的“六大工程”,把重灾区建设成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
  5年达到三圈层水平
  成都市提出了“三年全面恢复”、“五年全面提升”的灾后重建目标,即用三年努力,重灾区率先在全省完成灾后重建的主要任务,群众生活、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再用两年努力,使灾区产业发展水平、经济繁荣程度和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升,科学发展的后劲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三圈层市、县平均水平。
  根据部署,本月31日前将完成都江堰城市总体规划、旧城重建规划和新区规划、27个重灾镇重建规划和农村聚居点规划,年底前完成银厂沟等7个灾区风景名胜区重建规划。同时,加快编制完成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四大新城”城市设计和中心城30平方公里市政综合专项规划。
  8月1日前完成过渡安置
  成都还出台全面恢复发展灾区经济社事业的重大举措——“六大工程”:损毁房屋重建工程、基础设施重建工程、公共设施重建工程、生产设施重建工程、城镇体系重建工程、生态环境重建工程。“把握轻重缓急,分清时序,有力有效地推进此项工程。”根据安排,8月1日前,成都全面完成过渡性安置。
  同时,加快“三轨九路”重大交通项目建设。2009年秋季前完成重灾区中小学重建,使学生全部进入教室上课,并统筹解决好农村教师住房。保证在2009年前完成乡镇新建卫生项目,并恢复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都江堰轻轨10月开工
  成都市将加快促进一批重大项目签约工作,确保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运铁路10月开工,推进成绵乐城际铁路尽快开工,全面启动19个首期灾后重建交通项目建设,推动“两轴四片”建设和城中村改造,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同时,成都市将力争攀成钢销售收入突破120亿元,烟草工业公司和成飞集团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300户规模以下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
  成都上半年GDP增长11.2%
  上半年,成都GDP达到1746亿元,增长11.2%,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689.6亿元,增长38%。尽管地震给成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47亿元,但成都市委市政府表示,努力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化害为利,力争走出一条大灾之后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天府早报)
  成都“六大工程”领跑重建
  “成都不会垮下去,也不会落伍,我们要迎难而上,成都有条件也有能力创造奇迹。”在昨(15)日举行的成都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成都吹响了灾后重建的冲锋号:三年内率先在全省完成灾后重建的主要任务、重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五年内达到或超过三圈层市、县平均水平。
  为此,成都市出台全面恢复发展灾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六大工程”,把重灾区建设成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
  亮点一:重灾区三年全面恢复
  成都市提出了“三年全面恢复”、“五年全面提升”的灾后重建目标,即用三年努力,重灾区率先在全省完成灾后重建的主要任务,群众生活、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再用两年努力,使灾区产业发展水平、经济繁荣程度和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三圈层市、县平均水平。
  亮点二:8月1日前完成过渡安置
  成都出台全面恢复发展灾区经济社会事业的重大举措——“六大工程”:损毁房屋重建工程、基础设施重建工程、公共设施重建工程、生产设施重建工程、城镇体系重建工程、生态环境重建工程。
  根据安排,8月1日前,成都全面完成过渡性安置。同时,加快“三轨九路”重大交通项目建设。2009年秋季前完成重灾区中小学重建,使学生全部进入教室上课,并统筹解决好农村教师住房。保证在2009年前完成乡镇新建卫生项目,并恢复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亮点三:7月底完成都江堰总体规划
  根据部署,7月31日前将完成都江堰城市总体规划、旧城重建规划和新区规划、27个重灾镇重建规划和农村聚居点规划,年底前完成银厂沟等7个灾区风景名胜区重建规划。同时,加快编制完成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四大新城”城市设计和中心城30平方公里市政综合专项规划。
  亮点四:都江堰轻轨10月开工
  成都提出要依托大项目好项目,推进灾后重建和振兴经济。为此,成都市将加快促进一批重大项目签约,确保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运铁路10月开工,推进成绵乐城际铁路尽快开工,全面启动19个首期灾后重建交通项目建设,推动“两轴四片”建设和城中村改造,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亮点五: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速
  成都把深化改革作为灾后重建和振兴经济的动力。下半年,成都将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综合配套改革:做好确权颁证工作,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扩面提速,加快农村土地和房屋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流动与重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灾后重建。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