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沪大公司串起长三角资源整合链条 带来两大契机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8月18日 13:46
  长三角一体化整合区域竞争力
  理财周报:《指导意见》出台的的重要背景是什么?
  陈维(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长三角经济区域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国家此刻推出《指导意见》,既因为长三角迫切需要这样的政策支持,也因为长三角经济可以支撑这样的转型。现在长三角的投资增长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以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长三角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此外,土地、生态、资源等方面的因素也制约着长三角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长三角的经济现状几乎是中国经济的缩影,这里各种经济体制齐全,经济门类十分齐全。因而,长三角作出的探索和尝试将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和转型提供深远的指导意义。
  理财周报:长三角经济需要怎样的转型,如何实现这样的转型?
  陈维:长三角区域不是为了一体化而一体化,也不是简单的为浙江民营企业找一个产品市场,为上海的发展找一个"后花园",而是为了整合区域的综合竞争实力,从而实现长三角的经济提升和转型。
  转型也不是简单地换行业,而是要淘汰旧的落后产业,从事精细的、高资本密集、高技术密集的行业。对比世界上的先进城市群,没有哪一个是以简单制造业为核心发展动力的。具体说来,就是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带来两大契机
  理财周报:从《指导意见》来看,长三角新布局的重点在哪里?
  陈建军(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指导意见》提出了10项工作,其中最核心的是产业结构升级,涵盖了现代服务业、工业和农业。虽然主流经济学家对如何在宏观调控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等问题有很多讨论,但实质上这些只是表面现象,深层次原因是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忽略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方式转型。这个转型应该由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带头完成。
  理财周报: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视角下,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发展应该有哪些实质性的对策?哪些行业将得到较大的机遇?
  陈建军:《指导意见》将现代服务业发展放在第一位置。客观上讲,长三角地区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美元,上海、杭州几个大城市达到8000美元,已经进入人均收入中等水平。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第三产业的比重将增加。现代服务业包括生活性服务业--如餐饮、食品批发等生产最终消费品的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像研发、地产、交通、仓储物流、电信、金融等生产中间产品的产业。我们的重点是生产性服务业,这也是发达国家服务业中占比重最大的。
  理财周报: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有哪些契机是企业可以把握的?
  陈建军:我相信有两点。一是利用信息化带动企业发展,比如"杭州网商中心"的概念,就是把传统商业打造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商业。二是发展网络型服务业。有些服务业需要讲规模效应,比如旅游、交通、金融、商贸等,随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而来的都市圈,提供了建立网络经营的机遇,规模效应越好,就越有竞争力。
  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压力
  理财周报:长三角工业结构调整将具体怎样体现?哪些产业将得到更多的发展?
  陈建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核心在于:一方面,传统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制鞋等产业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带动,将重心放到研发、物流、销售、品牌管理等环节,将制造环节转移到内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像红蜻蜓等一些浙商已经开始这样的尝试;另一方面,侧重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如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电子通讯设备制造等,发展进口替代。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既迫切又无奈的过程。当整个资源结构发生变化,也就是资本不再短缺、劳动力成本提高、低成本的劳动力取代资本成为短缺性资源的情况下,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面临压力。比如浙江工业中占比大的纺织、服装、制鞋等企业的日子就变得很不好过。政府采取措施避免企业大量破产,以减少结构调整带来的痛苦,但光是保护不行,"救急不救贫",企业需要压力来完成转型。
  理财周报:农业的结构调整和外贸增长方式的变化又如何?
  陈建军:同样的趋势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方向发展。"新型都市化"带来的都市圈、都市带同样引起农业劳动力短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经营、科技经营、生态经营,以及进一步的市场化。
  从《指导意见》看,外向型发展道路仍然被肯定,不过也面临转型的需要。比如出口种类,从低技术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出口方式,从承担外国企业的制造环节,到进入渠道、品牌这样的环节;引进外资要进行选择;走到外面去,对外投资。
  上海企业为核心整合区域内资源
  理财周报:长三角经济转型的区域推进过程将是怎样的?上海在其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陈维:长三角区域发展要发挥地区间的比较优势,整合区域资源,实现地区间的优势互补。比如上海要充分发挥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等四个中心的作用,建立一套完善的产业服务链,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区域内经济增长。长三角的一体化是本着政府推进,市场为主导,企业为核心的原则,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上海有很多大型企业,像宝钢、上汽、百联、上海石化等龙头企业,以它们为核心整合区域内的相关资源,将整个产业链串联起来,从而形成区域内的合力。
  理财周报:《指导意见》要求长三角强化服务和辐射功能,充分发挥对周边地区、长江流域及其他地区的带动作用。那么"泛长三角"布局预计何时可以实现,将对周边地区企业带来什么影响?
  陈建军:其实这个过程已经在展开,很多产业已经辐射到周边地区。比如安徽省,它的工业增长率已经远远超过了江苏和浙江,其实就是辐射作用的体现。有两种辐射方式,一是直接投资,二是转移制造环节。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并不是政策实施才会开始。企业会逐步受惠,当然能主动地把握机遇就更好了。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