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 结构转型加热钱出逃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8月19日 16:23
  就奥运后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奥运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前景等市场广受关注的问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花旗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彭城,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实验室主任、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一一作答。
  东方早报:奥运后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刘煜辉:我认为经济下滑风险不容忽视。对中国来说,由于在社会保障方面"欠债"很多,因此一旦出现经济下滑、失业率上升,引起的社会不安定将会非常可怕。只要经济增速能够超过通货膨胀的增速,我认为通胀是可以容忍的。在我看来,奥运后影响中国经济的最主要因素还是我国的既有经济结构。在过去一年里,外部环境的突然变化使得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矛盾显性化。由于长期的价格体系的扭曲,我国的资源价格并没有能够反映出资源的真实价值,因此导致了全球高耗能产业等向中国转移,而大进大出的资金和商品也使得我国经济面临着诸多不稳定因素。
  李稻葵:我认为必须关注资本的流动,当心次贷危机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我曾经指出,次贷危机的发展将会有三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就是危机向新兴市场的蔓延。由于次贷金融动荡使得西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骤然下降,而投资者也将重新评估它们的投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极有可能出现资金外流现象。
  东方早报:怎么看待奥运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前景?
  彭城:我不赞成中国只有人力资本优势的说法。中国已经改革开放,发展了这么多年,除了人力资源优势外,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了很强的竞争力。譬如说机械行业,目前中国的机械出口越来越大,而中国类似这样的高附加值产业并不少。当然,由于许多企业前些年没有准备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所以才会在现在外来冲击加剧的情况下显得比较被动。
  我认为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将会有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要素在不同的时间,进行不同的调整。从最初阶段来看,只是影响企业盈利;随后会出现企业的合并,产生比较有竞争力的企业,这一阶段也是对通胀的压力比较大;最后,企业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都会出现改变,经济也将变得比较平稳。中国会继续将产业结构调整之路走下去,而这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李稻葵:我认为支持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最有利因素在于潜在的统一大市场。如果中国的内需能够起来,将足以支持中国的企业发展。这远比人力资本等重要,这也是中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大资本。中国经济现在到了调整结构的重要关头,在这个关键时期,需要一些扩张性的财政措施,甚至可以容忍一些财政赤字。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