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箍咒”升级投资拉动力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9月25日 10:35
--当前经济形势漫谈之三
在宏观调控总体背景下,投资之"冷""热",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在基层走一走会发现,大家议论最多的是投资,困惑最大的也是投资。
几年来,宏观调控政策剑指投资过热,从土地、信贷闸门到节能、环保政策,一道道关口去芜剔杂,从源头上抑制了经济过热势头。调控政策强力高压,自然会引发各种疑虑和异议,有人就认为,调控政策是戴在投资者头顶的"紧箍","紧箍咒"一念,好项目也难以到手,项目即便到手,也"落不了地"。其中一个简单化的结论是:调控阻碍了投资。
谁都知道,拉动经济增长,要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一驾都不能少。如果投资大幅度滑下来,消费、出口肯定上不去,经济增长也就无从谈起。从我省情况看,在现阶段,投资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拉动力,如果我们因为一个主观虚设出来的所谓" 障碍",而对投资增长猛踩急刹车,使投资由热变冷、急剧下滑,经济发展由红火变冷寂的危险将难以避免。
在某种意义上,调控政策的确是令人头疼的"紧箍咒"。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决定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如果当下的投资决策对那些耗能大、污染严重的项目依然一路绿灯,未来的产业结构将是一个什么情形?因此,宏观调控政策在抑制过热的同时,还着眼于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当然要对那些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说"不"。但是,调控政策除了按"红灯"外,更重要的是按"绿灯",它鼓励那些符合科学发展方式的新项目"大干快上",鼓励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所以,调控政策是一种既摇头说"不"也点头说"好"的"紧箍咒",它的指导思想就是科学发展观,它所倡导的是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科学投资",意在以投资质量水平的升级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的确,在实际操作中,那种能让宏观政策首肯说"好"的投资,一般都是"皇帝的女儿",不容易娶进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实现产业脱胎换骨的变化升级,难度有多么大。但是,难度大的工作,往往是更具价值的工作。在这些项目上多下功夫,远比围着那些毫无特色水平项目打转转划算,关键要看有没有筑巢引凤的好办法。比如,有些地方上项目缺地,他们便把盐碱地开发出来,在荒芜的土地上树起优势项目;还有些地方缺好项目也缺资金,他们找到一条捷径:银行看好什么就上什么。银行是商人,满脑子市场意识,项目不赚钱不会出手,跟上他们的节奏,项目、资金当然会同时落地。老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如今放在投资领域很合适。
其实,促进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已有明确指向。7月底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保持投资持续适度增长,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促进投资适度持续增长,说到底就是促进投资的"绿色增长",其中,应该包括扩大" 增量"、 优化"存量"两个方面。 前者是指在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方面扩大投资,后者是指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改,提升存量的层级。实现这两个方面的目标,要加快投资结构调整,引导资金投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要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发挥好大项目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引入科学发展新力量。
宏观调控两只手,一手"抑",一手"扬"。因有"抑"的一面,而泯灭热情、束缚手脚,实际上是一种本领恐慌。如果我们既能在"抑"的一面看到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又能在"扬"的一面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把"紧箍咒"变成优化投资质量和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动力,促进投资持续适度增长,就一定能有效避免经济出现大的起落,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